尚小云的尚派艺术:艺术特点及舞台艺术介绍( 二 )


尚小云的武工,在四大名旦中独树一帜,最为人称道 。每举手投足间,矫健非常 。其《湘江会》、《战金山》以及后来编演的《秦良玉》等戏的开打,在美观中又别有一种威猛气概 。其扎靠戏,与杨小楼、钱金福等有同样的优点:旗不乱、靠不掀、翎子不倒,在京剧武打表演中具有典范性 。其晚年演出《双阳公主》,在这些地方更显老成典型 。
尚小云与杨小楼数度合作《湘江会》,而在起打中相得益彰,就足见他的功力 。旦角武打身段,不像净行及武生,站"大蹲裆式",只是两腿略拱的"女骑马式",蹲式幅度小,易摇晃或站不住 。而尚小云在《湘江会》对枪打完"大扫琉璃灯"以后的掏翎挫腰骑马式亮相,却如锦?花墩,纹丝不动,极见精彩 。
《秦良玉》一剧,范宝亭饰闯塌天,被挑下马后就地两滚,动作飞快;而尚小云扮演的秦良玉,要在锣鼓中立即将之刺死 。这一身段不仅要快,还要分清一个在马上,一个已坠马,其间分寸颇难把握 。而尚、范二人此处如惊蛇入壑,丝丝入扣,火炽而惊险 。
舞蹈是京剧旦行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表演手段 。尚小云在其新编剧中,也作了可贵的探索 。如《红绡》、《林四娘》中的剑舞,《婕妤当熊》中的扇舞,《云?娘》中的即席跳舞作歌等,都是 。尤以《摩登伽女》中首创化用"苏格兰舞"及夏威夷"呼啦舞",为拓展京剧表演手段做出了巨大贡献 。
尚小云除本行旦角以外,在反串戏及乔装戏中,都展示了其文武全才、各行皆能的艺术功底 。如其反串《八蜡庙》黄天霸,按武生演法,一丝不苟 。又如演《翠屏山》石秀,《酒楼耍刀》及《杀僧》两场,酒气熏蒸,满面煞气 。在"花梆子"中耍六合刀,敏锐绝伦,纵身几个"蹦子",抡刀下劈,其气势之迅捷,便是一般专演小生者,亦要为之退避三舍 。
加工旧剧与编创新戏
尚小云打破了以往京剧旦行(青衣)专门讲究"贞女节烈"的道德评判标准,从"烈"之一端引发了"侠"、"义"、"刚"、"健"等内涵,从更广阔的层面关注妇女的生存和生活价值,实际上已隐含了对传统妇女观念的批判,颇具时代意义 。尚小云的这一尝试,大大增强了京剧旦角(青衣)一行的表现力,拓展了京剧旦行的表现空间 。这是尚小云能够步入四大名旦的主要原因,也是他作为现代京剧艺术大师的精神基础 。此外,他在剧目内容上大胆取少数民族及域外生活为背景,这也是京剧史上的首创,对拓展京剧表现力作了可贵的探索 。在新剧的排演中,他大规模使用布景,并参照历史、民族服饰的实物,改革舞台服装及化妆,这也是对舞台的整体形象改革的尝试 。
尚小云遵循艺术规律,同时开展了对传统剧目的加工与新编剧目的创作 。对于传统戏,尚小云或增头加尾,或连缀折子戏,或删繁剔冗,以使主题突出,情节完整,人物鲜明 。他曾改编演出了[2] 《玉堂春》、《十三妹》、《梅玉配》、《涤耻血》、《詹淑娟》、《天河配》、《雷峰塔》、《春秋配》、《乾坤福寿镜》等数十个传统剧目 。而对于新编剧目的排演,尚小云根据自己文武并俪、各行皆工的特长精心创造,在唱腔、扮相、表演、布景等各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创造,极大丰富了京剧舞台 。
《梁红玉》是尚派名剧 。30年代末尚小云根据传统折子戏《战金山》等整理改编,从《玉玲珑》起,到《战金山》结束,名《梁夫人》 。1950年前后,又予以加工,易名《梁红玉》 。其中《许婚从军》的唱段和《擂鼓助阵》的擂鼓表演尤为精妙 。后来,尚小云根据意大利籍清宫画家郎世宁所绘的香妃半身戎装像改进了传统的女靠,使梁红玉的形象更加英俊挺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