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10年打开数千心门,她捧出一颗心不带半根草去!


未成年人|10年打开数千心门,她捧出一颗心不带半根草去!
文章插图



未成年人|10年打开数千心门,她捧出一颗心不带半根草去!
文章插图

1
他们也是孩子,需要有人爱

强子(化名)是李涵接收的一个司法帮教涉案事件中的未成年人,李涵怎么也没有想到一个孩子能这样苦命。

强子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相继去世了。初中开始,他靠贫困户的低保一个人生活,常年住在出租屋里。由于身材原因,加上无人照料成了校园霸凌对象。不仅在学校被欺负,回到家小区里的人也欺负他,冲动之下就把人捅了,因此判了缓刑。

在帮教期间,李涵和同事们来到强子的住处,锅里、池子里放着几个月没有洗已经长毛的碗筷,房间里弥漫着令人作呕的异味。从小到大没人教强子做饭、收拾屋子,被子盖了十年没换洗过,薄薄的棉被已经发黑,中间还透着光,没有褥子就睡床板上,因为交不起暖气费,冬天的房屋像冰窖一样冷,李涵赶紧和社工们一起帮他打扫屋子、换新被褥,春节送去米面油。

强子的每一个细节李涵都会用心观察,由于总被欺负强子从不坐地铁,为了自我保护养成了随身携带刀或者尖锐器具的习惯,即便每周事务所的“城市历奇”活动地点距离他家很远,他依然不肯丢掉器具坚持坐公交,虽然几个小时的车程,但是每周都是第一个到事务所。

李涵经常带着他打篮球,督促他减肥,鼓励他参加活动与人交流。在李涵的帮扶下,随着互动的增多,强子的自信心一天天提升,体重也慢慢减了下来,开始收拾屋子,把地上的烟头和灰尘扫到角落里,并且主动把低保停了,在超市找了份工作,每个月挣三千多块钱。


像强子这样的涉罪帮教未成年人,李涵已经接触上百例。李涵说,这些孩子们非常渴望也非常需要被爱、被关注。

2
找话题的切入点

在一次“城市历奇”的活动中,李涵听到几个孩子说要去唱K,对于未成年人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消费。他们并没有经济收入,李涵想了解钱的来源,如果直接问“你们这是去哪儿?” 或者 “消费的钱从哪儿来的?” 他们肯定不再聊了,李涵就默默跟在后面听着,等待自己熟悉了解的话题顺利切入。果然,男孩们眼神里充满了诧异和崇拜,他们没想到李涵懂那么多,也没有像个严厉的老师一样对他们的行为斥责制止,只是好奇事件本身,便和李涵愉快地聊了起来。
李涵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和很多孩子建立了信任。李涵说,要想聊到一起需要找准话题的切入点和共通性,并且不能带有任何评价态度,全然去接纳,才能融入。

“ 城市历奇 ”
“城市历奇”是李涵2016年发起的一个实践探索项目,社工专门带领这些孩子利用周末时间在社会环境中开展户外活动,让孩子们在“历奇”的过程中完成任务,锻炼意志力和交往沟通能力,让他们更好认识社会,社工也在这个过程当中更好地认识了解他们,进而帮助他们。

3
受伤的心灵需要耐心等待

在检察院服务期间,李涵接到一个性侵案件。暑假,12岁的青青(化名)和来京务工的妈妈团聚,妈妈偶然发现她的同居男友性侵女儿,后来得知女儿在老家也被没有血缘关系的爷爷侵犯,这让她陷入深深地痛恨和无助之中,既不能把孩子再送回老家,她也没有能力在北京给女儿提供良好的教育和监护。李涵得到求助后,对青青进行多次服务,并想尽一切办法把她送到一所寄宿制学校,既解决了监护问题,也让青青找到了归属感。

李涵告诉采访人员,对待长期遭受性侵害的案件,要找到孩子心理的平衡点,因为受害者已经有一套自己的防御机制,如果轻易打破忽略孩子的心理节奏就是揭开伤疤的二次伤害。在刚开始的帮扶中,李涵也会陷入“我认为”中,“我认为他需要心理咨询”“我认为他必须要解决幼年带来的创伤”,后来她发现,一味地按照“我认为他是需要的”去帮扶无济于事,受伤的心灵需要耐心等待,等待她们自身的心理能量恢复,放下一部分防御有勇气面对创伤再去进行下一环节的疗愈,而不是程序化地解决问题,即使这个过程很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