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由来和历史清明节有什么习俗?】清明节的英文标准译名:Tomb-sweeping Day或者Pure Brightness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 , 已有2500多年历史 。在二十四个节气中 , 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和冬至 , 且清明影响相对更大更广 。
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 , 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 。公历4月5日前后为清明节 , 二十四节气之一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 , 2006年被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一到 , 气温升高 , 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 故有“清明前后 , 种瓜种豆”“植树造林 , 没过清明”的农谚 。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 , 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 , 渐渐地 , 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 , 而寒食即成为清明的别称 , 也变成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 , 清明之日不动烟火 , 只吃凉的食品 。
【清明节】成为法定节假日
清明节 , 2013年被正式确立为法定节假日 。2013年的4月4日——第一个“清明节”法定假日 。
【清明节起源】
清明节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 , 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 , 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 , 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 。清明节后雨水增多 , 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 。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 , 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被 , 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体 , 都在此时换去冬天的污浊 , 迎来春天的气息 , 实现由阴到阳的转化 。
古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 , 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 , 后逐渐清明寒食合而为一 。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寒食节 , 宋后移到清明 。传说中“寒食节”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 , 介休一名的来历即是为纪念介子推“割股充饥”而不图为报 , 最终在此被大火烧山而亡 , 绵山也因此又称“介山” 。
相传大禹治水后 , 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 , 天下太平 。此时春暖花开 , 万物复苏 , 天清地明 , 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 。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 , 历代承袭成为习惯 。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 , 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 , 增添生活情趣 。
清明节流行扫墓 , 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 , 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 。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 , “寒食上墓” 。因寒食与清明相接 , 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 。明清时期 , 清明扫墓更为盛行 。古时扫墓 , 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 。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 , 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 , 犹如筝的声音 , 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
清明节还有许多失传的风俗 , 如古代曾长期流传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 , 据载 , 辽代风俗最重清明节 , 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为乐 , 仕女云集 , 踏青之风也极盛 。
新中国成立后 , 人们都在这天祭扫烈士墓 , 缅怀革命先辈 。
【25个民族过清明节】
中国有25个民族过清明节 , 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 , 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受汉族文化的影响 , 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 , 也都有过清明节习俗 。有一些少数民族清明节过得比汉族更隆重、更有味道 。
- 李青萝的侄女是谁?李青萝侄女李清露个人简介
- 红河边上的哈尼族为何会崇拜布谷鸟
- 康乾盛世: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盛世
- 东汉名将刘縯的父亲是谁刘縯父亲刘钦简介
- 石亨和徐有贞有什么关系石亨和徐有贞的结局
- 仪琳的母亲是谁?仪琳的母亲哑婆婆个人简介
- 俞岱岩是被谁打伤的俞岱岩个人简介
- 老人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老人饮食的禁忌
- 苹果表层的蜡怎么清洗 苹果上的蜡是怎么回事
- 没熟的油桃可以吃吗 油桃生怎么熟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