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相萧何病重,眼看就快不行了 。汉惠帝刘盈非常关心萧何,并且他希望萧何去世前能推荐一个得力的人选 。于是他亲自往探慰 。一番嘘寒问暖后,惠帝问道:“您百年之后,谁可接替你呢”?萧何的回答非常有意思 。他既不说不知道,也不说具体的人,只是含混地说了句:“知臣莫如主” 。现在看来这简直是废话嘛!假如惠帝知道了,哪又何必问呢?
但是在伴君如伴虎的人治时代,这种看似废话的回答却是非常高明的 。且看他们接下来的对话 。惠帝又问:“你觉得曹参怎么样?”萧何回答:“皇上得到贤才了,我死而无憾!”其实萧何心里早就认定自己死后相国的最佳人选是曹参 。但是他不能先说啊!萧何是刘邦时代的老臣,而惠帝年轻 。萧何不直接推荐曹参,而让年轻的惠帝说出来 。既保护了将死的自己,也保护了曹参,同时还让年轻的皇帝有了面子 。萧何死后,曹参顺利当上相国 。曹参也是刘邦时代的功臣 。此人虽以战功著称,但并非莽汉武夫,而是个深谙黄老之术的人 。他当上相国后,无作无为,一心守业,乐得清闲,上朝时很少有奏报,退朝后饮酒聊天,外人看来日子过得实在悠闲 。
刚即位的汉惠帝看不下去了,他暗自揣测是不是老臣轻视自己?有一天,惠帝就对曹参的儿子曹窑(时任中大夫)说:“你下班回家碰到你父亲时,能不能替我问句话?你就这样说:高祖刚死不久,现在的皇上年轻,没有治理朝政的经验,正要丞相多加辅佐,共同来把国事处理好 。可现在你根本不过问朝廷大事,长此下去,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呢?’你问完后,看你父亲怎么回答,回来后你告诉我一声 。不过你千万别说是我让你去问他的 。”曹窑按皇帝的旨意,回家后用皇帝的问题质问曹参 。曹参听了儿子的质问,大发脾气,大骂道:“你小子懂什么朝政,这些事是该你说的吗?你给我呆一边去 。”
曹窑回到皇帝身边,把曹参骂他的话说了一遍,皇帝听了之后,觉得应该亲自找曹参谈谈 。第二天下朝后,汉惠帝单独把曹参留下,对他说:“昨天曹窑问你的话,是我的意思,是我让他去问你的 。既然你认为曹窑不配谈国政,那你就跟我谈谈吧!”曹参听了惠帝的话,立即摘下官帽,跪在地上叩头谢罪 。惠帝也不生气,和颜悦色地说:“没事,你说吧!”曹参战战兢兢地问惠帝说:“请陛下您仔细想想,您跟先帝相比,谁更贤明英武呢?”惠帝回答说:“我怎么敢和先帝相提并论呢?”曹参又问:“陛下看我的德才跟萧何相国相比,谁强呢?”汉惠帝笑着说:“我看你好像是不如萧相国 。”曹参接过话茬:“陛下所言极是 。先帝与萧何治国平天下,法规制度已经完备,且行之有效,我等谨守各自职责,继续执行下去不就行了吗?”
年轻的皇帝听完后,若有所思 。他点了点头,说:“好了,我知道了,你退下吧!”从此汉惠帝再没有干涉过萧何的“无为” 。曹参力主清静无为,其实并非庸碌无为,而是不妄为、不乱为、不折腾、不扰民 。经历战乱不久的百姓需要和谐安定,需要休养生息 。动辄改弦易张,凡事另搞一套,必然带来社会动荡,影响民众安生 。“萧规曹随”,是曹参对社会形势的正确把握的情况下作出的最佳选择 。是对老百姓最好的报答 。正是因了“萧规曹随”,西汉得以共享太平,发展生产,惠及民生 。天下人都称颂曹参的美德,民间歌谣说:萧何定法令,明确划一;曹参接相位,守而不失 。
由此联想到当今地方政府的换届和人事更替 。新官上任不理旧事,前任领导大力倡导而现任领导换思路换做法,这种前抓后否、频繁折腾的事情并不少见 。另外,“一个年头一阵风”的所谓新政,为了彰显政绩的所谓推陈出新等现象也时常出现 。名义上是“为民办事”,实则是空耗人力物力,贻害国计民生 。由此看来,“萧规曹随”并非封建时代的陈旧做法,在当今仍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 刘关张三兄弟遇害真相:刘备关羽张飞是怎么死的
- 昔日战国七雄的国都现在在什么地方这些城市现在是什么样子
- 雅典卫城是在什么背景下建造的?为什么要建造
- 他是燕国谋臣,后为燕国的未来谋成一件大事
- 尼尼微有着怎样的文化成就?生活方式是怎样的
- 盘点中国历史上那些禁止通婚的姓氏看看其中是否就有你
- 南燕献武帝唯一的女儿,竟然是被自己父亲逼死的?
- 西乡从道对日本有着怎样的影响?是他让日本变成海军强国的吗
- 韦庄是哪个朝代的人?韦庄简介及怎么死的
- 王允怎么死的揭秘历史上王允是因何而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