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高考 , 就是科举考试 , 科举考试从设立时起就被确立为一种制度 , 有着严格的规范性操作 。但我们在阅读相关史书时 , 却发现科举考试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雷人的事 。
榜眼不服气肉搏成状元
北宋初年 , 王嗣中参加科举考试 , 以第二名的成绩中了进士 。但王嗣中却很不服气 , 认为排在第一名的进士赵昌言不如自己 , 于是就向有关部门投诉 。当时 , 考试名次虽然排出来了 , 但还没宣布状元是谁 , 所以王嗣中就想争一把 , 把这个状元争过来 。此事反馈到了宋太祖赵匡胤那里 , 赵匡胤就命人将王嗣中和赵昌言二人带到殿上来 , 让他们分别陈述理由 。于是 , 二人就在大殿上吵了起来 , 各说各的理 , 谁也不服谁 。赵匡胤对二人说:“你们别吵了 , 现在 , 你们二人以手相互搏斗 , 谁胜了谁就是状元!”
众人一听 , 以为皇帝是在开玩笑呢 , 但王嗣中反应快 , 趁赵昌言还在发愣的时候 , 就抬手向赵昌言头上打去 。赵昌言是个秃头 , 当时戴着帽子 , 王嗣中一打 , 一下子把他的帽子打掉了 , 露出了明晃晃的秃顶;王嗣中捡起赵昌言的帽子 , 向赵匡胤说:“陛下 , 臣胜了!”众人见了 , 哈哈大笑起来 , 赵匡胤也大笑起来 , 宣布说:“好吧 , 那就以王嗣中为状元 , 赵昌言为榜眼吧!”
惹恼皇帝发配边区
明永乐四年 , 莆田人陈实考中了进士 , 那一年的头名状元也是莆田人 , 叫林环 。陈实这个人 , 心胸狭隘 , 嫉妒心强 , 十分自负 , 认为同乡林环平时的成绩和名声远不如自己 , 怎么他就能当上状元而我就没当上呢?于是便上疏给皇帝 , 说这次选取状元的结果不公平 , 应该存在暗箱操作情况 , 希望皇帝能明察 。
永乐帝朱棣接到举报后 , 对这件事很重视 , 亲自召见陈实当面询问 。陈实便向朱棣说:“陛下如果不相信我的才学在林环之上 , 可以任意出一百道题 , 我肯定都能答得上来 。”朱棣见他如此自信 , 就让有关人员草拟了一道百问策 , 自己亲临考场 , 命陈实和林环当面答题 。他们二人答完后 , 朱棣看了一下 , 感觉答得都很有水平 , 难分上下 , 就没有要更改状元的表示;陈实依然不服 , 情急之下 , 竟然大吵大闹起来 , 此举令朱棣大为不满 , 当场降旨将陈实发配到边远地区戍边 。陈实到达流放地不久 , 就憋气加窝火一命呜呼了 , 他的两个儿子也相继丧命 , 其他亲属也受到连累 。直到嘉靖年间 , 朝廷才不再追究 。
卷子被吹走考生被除名
科举制度只能使极少部分人改变命运 , 多数人只能落榜而归 。落榜的原因 , 成绩不够当然是主要的 , 但也有其他五花八门的影响因素 , 让人大开眼界:正德十二年 , 有个叫刘淮的人参加科举考试 , 这个人饱读诗书 , 中举应该没什么问题 。可是 , 正当他在考场答卷时 , 忽然刮过来一阵风 , 把他的卷子刮跑了 , 落到了南御河边 。卷子被找回来之后 , 负责录取工作的杨阁老在卷子上批了“不谨”两个大字 , 刘淮因此便落榜了 。“不谨”是指责刘淮“不谨慎” , 可是 , 卷子被风刮走的事纯粹是偶然现象 , 再谨慎的人也不可能预测到 , 因为这个革除刘淮的功名 , 的确有些荒唐 。
- 苏轼简介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生平
- 大宋奇案:揭秘宋代一起灭门惨案背后的故事
- 李清照简介宋代女词人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生平
- 官场奇事:宋代何大臣处处与皇帝作对还升职?
- 古代科举轶事:乾隆考察声音防止高考移民
- 明朝科举竟然看颜值:长得丑榜位就会相应下降
- 宋代女人为何敢做河东狮:聪明才智有手艺
- 科举趣事:古代新科状元如何应对豪门强嫁女?
- 宋代女子开放程度根本就是唐朝比不了的,竟然还能改嫁
- 为保证一生的富贵荣华:古人科举作弊有三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