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唐灭高句丽之战?战争产生的原因,背景以及影响又是什么?

唐灭高句丽之战,是7世纪发生在高句丽、百济和唐、新罗之间的战争,高句丽最终被唐王朝击败、攻灭 。
高句丽被灭后,唐朝建立安东都护府管理高句丽故地 。罗唐战争后,新罗再次长期臣服于唐朝,安东都护府从平壤搬到辽东,成为唐朝管理辽东,以及高句丽、渤海国等地的一个军政机构 。
有唐一代,辽东即鸭绿江南北的高句丽故地其主体部分仍然属于中原王朝,新罗的疆域仍然在大同江及平壤以南 。
战争背景
隋朝在征高句丽时遭遇惨败 。高句丽俘获了大量物资与隋人 。然后隋朝因为杨广的极度残暴统治导致的大规模农民起义而灭亡 。
李渊李世民起兵,逐步攻灭各割据势力,结束隋末严重大量分裂,做到统一 。贞观年间,唐朝攻灭东突厥汗国、吐谷浑汗国、西域诸国,打败薛延陀汗国,四夷臣服 。
战争起因
唐朝建国初期,对高句丽、百济、新罗均采取和平友好的对外政策 。
贞观十七年(643),新罗遣使入朝,述说百济攻取新罗40余座城,并且与高句丽联合,图谋断绝新罗入朝之路 。乞求唐朝出兵救援新罗 。唐太宗李世民派司农丞相里玄奖带诏书给高句丽,命令高句丽与百济停止军事行动,否则唐朝将要攻打他们 。高句丽不从 。高句丽不但与百济联兵,进攻新罗,还遣使前往漠北,挑唆薛延陀汗国与唐的关系,大有要抗衡唐朝之之势 。唐太宗决定对高句丽用兵 。
【什么是唐灭高句丽之战?战争产生的原因,背景以及影响又是什么?】战争过程
得胜而归
贞观十八年(644),唐太宗以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率江、淮、岭、硖兵四万,长安、洛阳募士三千,从莱州走海路向平壤进军 。又以李世勣(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军六万,以及兰、河二州归降的胡人,向辽东进军 。因为唐太宗动用的军队数量远少于隋炀帝杨广动用的,给百姓造成的负担远小于隋炀帝杨广造成的,所以隋炀帝征高句丽时出现百姓打断自己的手足来躲避出征与徭役,而唐太宗征高句丽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唐太宗说:“炀帝无道,征辽东时,人们打断自己的手足来躲避出征与徭役 。朕现在征高句丽,都是选那些愿意出征的人,募十得百,募百得千,一些没能跟随出征的人,都愤叹郁邑 。”
贞观十九年(645),李世勣率军到达幽州 。三月,唐太宗的车驾至定州 。唐太宗亲自慰问生病的士兵,把他们托付给州县治疗 。有很多人不预征名,自愿以私装从军,都说“不求县官勋赏,惟愿效死辽东!”唐太宗不允许 。
夏,四月,李世勣(李勣)率军自通定渡过辽水,到达玄菟 。高句丽非常害怕,城邑都闭门自守 。李道宗率数千士兵到新城 。张俭率军渡过辽水,向建安城进军,击败高句丽兵,斩首数千级 。[13] 李世勣攻占高句丽的盖牟城,俘获两万多人,粮食十余万石 。张亮率军从东莱渡海,进攻卑沙城 。程名振率军在夜里到达,王大度为先锋 。五月,唐军攻占卑沙城,俘获男女八千人 。分遣总管丘孝忠等曜兵于鸭绿水 。
李世勣率军到达辽东城外 。高句丽步骑四万来救辽东城 。李道宗将四千骑兵迎战,李世勣也引兵帮助李道宗,打败高句丽军 。唐军斩首敌军千馀级 。
李世勣率军攻辽东城,唐太宗率精兵与其汇合 。唐军攻占辽东城,杀敌一万多人,俘获敌军一万多人,还俘获男女四万人 。以其城为辽州 。
唐军进军白岩城 。李思摩被弩矢射中,唐太宗亲自为其吮血 。将士闻之,没有不感动的 。高句丽乌骨城派一万多军队支援白岩城 。契苾何力率八百骑兵去攻击他们 。契苾何力亲自杀入敌人的阵地,被刺中腰,薛万备救出契苾何力,契苾何力捆住伤口,继续作战,跟随他的骑兵奋力进攻,打败高句丽军,追杀数十里,斩首千馀级,因为日落天黑而停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