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背后的真相:不能作为史实的故事( 二 )


就文章的接受角度而言,受众往往在乎的是艺术的逼真,未必是历史事件的可信性,正因为如此,中国史上一些失实的历史小说往往能被广大人民所接受 。没其他原因,故事讲得太精彩了,其中也包括对话太逼真了 。再如《三国演》义》里的“舌战群儒”,史上没有的事,因为描写得太惟妙惟肖了,也就被民间当成史实接受下来了 。
先秦和两汉的历史典籍,往往将对话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甚至忽略其他相关的描写 。因为对话能凸显人物的个性,能增强戏剧性,而且最直接 。
例如《唐雎不辱使命》,唐雎一路来见秦王,主宾双方见面就是对话,秦王宫殿如何,仪仗如何,威仪如何,都省去了,简直如同广播剧,上场就是吵架,见面就是面红耳赤,杀气腾腾,凸显秦王和唐雎的矛盾,围绕这跟主线,其他都是浮云 。
同学们如果有机会阅读《战国策》其他篇目,或者《史记》,也会发现这个特点 。例如苏秦游说诸侯,并不怎么描写各诸侯国首都的风景和场面,一开始就是开门见山:苏秦说赵王曰,苏秦说齐王曰…………
读者其实最关心的是苏秦游说的过程和结果,如果过多铺陈景色,场面,会让读者的注意力游离,从而厌倦,全程没有尿点才是先秦两汉典籍追求的最高目标 。
所以,写作文要充分把握好对话描写,人物的性格,内心,都在这里得以显现 。
《唐雎不辱使命》之所以被读者接受,除了对话场面的逼真生动,人物性格得以凸显,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它在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情绪,是符合当时人们的心理需求的 。
唐雎面对的是暴秦,秦国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不免使用高强度的暴力,除了消灭六国的军队,同时也有滥杀百姓的现象,激起了天下的反抗 。唐雎的形象,其实集中了人们反抗暴秦,不畏强暴的诉求,同时唐雎的胜利也体现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所以,不管史上有没有发生这样的事,从文学角度而言,唐雎的形象立稳了脚跟,永远流传了下来 。
因此,文章的真实性,也在于心理的真实性,想要文字受欢迎,就得了解时代的心理,哪怕作文也应如此 。
花絮:秦灭六国之后,像安陵君这样的小诸侯能否存在,其实也还是有例子的,卫国在秦统一天下后,继续存在,一直到到秦二世才被取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