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之祖钱乙的生平事迹,宋朝名医钱乙故事简介

儿科一直都是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科目,受到婴儿孩童身形小,没有长全,十分脆弱的原因,给小孩看病比给大人看病难多了 。在现代社会,借助各种医学工具给小孩看病都是一个问题,在古代技术落后的情况下,给小孩看病更是难上加难 。
古代医者将儿科称为“哑科”,这是因为古代医学讲究的“望闻问切”,到了小孩这儿实行十分困难,从一个不晓事的小孩这儿得到有用的信息实在太难,就不用说据此治病了 。
第一因为小儿脉微难见,诊察时又多惊啼,靠脉诊难以辨证;第二因为小孩喜怒无常,哭啼喜笑,骨气未成,形声未正,无法靠望诊给出答案;第三小孩到底年幼,各方面都没有成熟,五脏柔弱,病情反复无常,用药稍有不当,就会使病情变得更加复杂,乃至于失去性命 。因为这些原因,在古代给小儿看病艰难无比 。许多大夫面对儿童的病症无从下手,所以古代小时候许多孩子不等长大成人就最终夭折 。
就是在这样一个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却有一位医生迎难而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经验的积累,不仅自创了一套给小儿看病的方法,还留下了不少病例和儿科医学著作 。这个著名的儿科医生,就是在当时赫赫有名,在后世被尊为“儿科之圣”的钱乙 。
公元1032年,钱乙在一个医学之家出生,父亲钱颖是一位精通医术的专家,母亲在他 很小的时候去世了 。虽然父亲也是一位医生,但是钱乙的医术却并不是受父亲教导而成的,而是自己的姑父吕医生所教 。
钱乙的父亲尽管医术了得,但是却洗好饮酒旅游 。钱乙三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出去旅游之后,便一去不复返,留下钱乙一人 。
钱乙的姑妈此前嫁给了一位姓吕的医生,一直没有留下子嗣,又可怜钱乙孤身一人,于是便将钱乙接到吕家抚养 。夫妻两人将钱乙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一直精心教导他的医术,给钱乙打下了坚实的医学基础 。
一直到等到钱乙长大,两人才将钱乙父母的消息告诉他 。钱乙得知自己的身世后大哭一场,随即决定出海寻找自己的生父 。前后一共往返了八九次,总共花了几年的时间,终于把父亲接回家来 。虽然知道了自己并不是吕医生的骨肉,但是钱乙仍然侍奉吕医生至孝,当作自己的父亲看待 。等到吕医生去世后,钱乙为他料理后事,服丧守孝 。
钱乙一生最难得的就是从一而终,专精一科 。但也正是因为他将自己的全副心神都放到了儿科上,才能专心探究,最终有所成就 。他创造了“面上证”与“目内证”两种特殊的观察方法,在给小儿治病的时候,多以面上五官结合其他为依据,看病下药 。他说从眼睛看:“赤者,心热 。淡红者,心虛热 。青者,肝热 。黄者,脾热 。无精光者,肾虛 。”
他还善于依据古方,创制新方,适合现今的病情变化 。钱乙最早出名就是因为他的“颅囟方”,凭此给长公主的女儿看病,从此声名大噪,被被授予翰林医官院中“医学”的官职 。后来又以“黄土汤”治好了皇子,受到宋神宗的召见,被提升为太医丞,受赐他饰金的鱼符和紫衣 。
自此之后,钱乙每天都被皇亲国戚,文武大臣召见看病,忙的不可开交 。
据说有一次他被一位皇亲请到家里,给皇族小儿看病 。钱乙诊断之后表示,并没有什么大不了,此病不用服药都可痊愈 。停顿了一下,他指着一直站在小儿身边的弟弟说,这个娃儿恐怕不久要发生令人惊恐的暴病 。
一家人很是生气,觉得钱乙胡说八道 。生病的没事儿,反而是健康的弟弟得了暴病 。眼见为实,他们自然不相信钱乙所言,将钱乙给轰了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