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假币是怎样造假的?带错字的假币都能泛滥( 二 )


后来政府将纸币收归官营,私人印制交子必须经过官方认可,由官方将收到的钱数记在交子上,经过签押之后才可使用,但是这却客观上增加了官员营私舞弊的机会 。
南宋时户部仿照交子发行了会子,是当时宋朝发行量最大的货币 。宋金交战时期,不断印制钞票使其持续贬值 。北宋发行纸币时,规定必须有铜钱作为后备金,还有数额上的限制,但南宋基本就是滥发纸币了 。
北宋交子
北宋的交子大多使用蜀纸,纸料较为精致,制造上也相对认真,装饰工艺也相当考究,所以民间很难伪造 。可到了南宋,纸币发行量日增,需要的楮纸也越来越多,如果都采用蜀纸的话交通不便,因而会子用纸的选材变得很杂乱,开始是混着蜀纸和杜纸,后来干脆都用杜纸 。这些材料做出来的会子容易破烂,仿造起来也容易得多 。
南宋交子
元朝将宋金的纸币制度发扬光大,在整个元朝的货币流通中,纸钞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 。元朝建立了严格的纸币发行制度和相关法规,但仍然控制不住伪钞的横行 。这主要是因为元代的纸钞,早期是棉纸,后来改成了桑皮纸,这些原料都十分普通,在制造技术上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很容易就被人们掌握 。在《马可·波罗游记》中曾记载,“将桑树皮剥下,取出介于桑树粗皮和本质之间的一层极薄的内皮,然后将它泡浸在水中,随后倒入臼中,捣烂成糊浆,最后制成纸” 。可见私人造纸并不难 。
元朝末年,纸钞的数量失去控制飞速增长,桑皮纸满足不了需求,于是便改成采用更容易得到的榆皮纸 。元代的纸钞图案十分简单,伪造者很容易模仿,甚至用指甲就能涂抹出来 。至于盖在纸钞上的印章更加容易伪造,当时伪钞虽然是重罪,但利润巨大,铤而走险者不乏其人 。
自明朝开始,银两被作为货币逐渐普及开来,在金融贸易活动中成为重要的支付手段 。明清时期,伪造银锭的主要手段是,将铜、铁、锡等金属混入到银中,或者将白铜融化成锭,用水银擦洗等 。真银锭在制造冷却过程中会出现大量气体被挤压形成的蜂窝,往往呈现出口小里大、表层光洁的特点,蜂窝中有时会形成银滴珠 。而假银锭因为混入了铜等金属杂质,表层磨损处很容易看到黄铜质地,底部的蜂窝则是口大里小 。
明朝中后期,特权阶级中的多数人也参与到了私铸活动中,其中甚至不乏皇亲国戚 。清代的私铸也无不受到贪官污吏的包庇纵容 。道光十二年,给事中孙兰枝就曾上书道光帝:“私铸流通,其弊尤在私贩 。江、浙私贩唯宁波、上海两处最多,或附潜船沿途变卖,或雇船装载驾往各处销售 。每过关口,有一定使费,任意往来,目无法纪 。”可见当权者的纵容是促使民间私铸之风兴起的原因之一 。
真银锭蜂窝
假银锭蜂窝
为了杜绝假币和假钞,古代统治阶级也采取了不少措施,比如精选纸币材料,如我们之前提到过的蜀纸;印制精美的图案,比如,清代宝钞以龙为图案,外做花纹边栏,因图形复杂,造假者不易模仿;纸币上往往印有帝王或者书法家的文字;各地官府设立专门的辨钞人,专门帮助百姓识别纸币的真假,有时还会普及一些辨别真伪的知识;政府也会奖励告发造假之人,严惩被抓的造假罪犯 。但是由于封建社会制度和工艺上的局限性,这些手段起到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 。
由于传统的铸币材料是铜、铁这样的金属,比较容易得到,铸造技术简单,也为假币、假钞的盛行客观上提供了可能 。加之对于货币管理的不成熟以及朝代更迭前后的经济混乱,古代假币的猖獗也就不难理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