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避讳:康熙时将玄武门改为神武门

说起玄武门 ,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便是那场争夺长幼继承权的玄武门政变 , 无疑 , 这扇门开启了李世民的帝王生涯 。“玄武门”三个字经常出没于影视古装剧中 , 这不 , 热播清宫宫斗剧《甄嬛传》的第三十集中 , 周宁海就向华妃禀报:“皇上和皇后的銮驾已经在玄武门外了 。”不过 , 在这部电视剧中出现“玄武门”这几个字 , 在那个时代 , 可是不得了的事情 。因为玄武门在康熙年间重修时 , 因“玄”字犯了康熙皇帝名“玄烨”之讳 , 将“玄武门”改成了“神武门” 。雍正朝中任何人说“玄武门” , 都是犯了大忌 , 要严厉惩罚的 。
【古代的避讳:康熙时将玄武门改为神武门】相传“玄武”是北方之神 , 是一种龟蛇合体的灵兽 , 我国古代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 天之四灵 , 以正四方 , 王者制宫阙殿阁取法焉”之说 。明成祖朱棣在建北京城时 , 按照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方位 , 在故宫的北面修建了玄武门 。玄武门上有钟楼 , 可以鸣钟报时 , 此外 , 它还供皇帝的后宫人员进出 。清代选秀女 , 秀女们也是从此门进入 。康熙即位后 , 这个“玄武门”因避讳被改成“神武门” , 周宁海作为宫里的老人了 , 还不知道这个避讳 , 可真是不应该 。
现在的人说起“避讳” , 可能都不太清楚是怎么回事了?但古人却对此非常慎重且小心 。我国古人的避讳之风起于周 , 定于秦汉 , 盛于唐宋 , 极于清 。《说文解字》解释“讳 , 忌也 。”《礼记·曲礼上》说:“入境而问禁 , 入国而问俗 , 入门而问讳 。”说的是到他人家中 , 要先问其家人名讳 , 以免在交谈中因犯讳而失礼 。古代也有避讳的原则 , 据《公羊传·闵公元年》记载:“春秋为尊者讳 , 为亲者讳 , 为贤者讳 。”在这一原则指导下产生了避讳的方方面面 , 如国讳、家讳、内讳、圣讳、宪讳等 。古人常需避讳 , 他们在小心谨慎之中总结了种种避讳方法 , 主要有三种 , 即改字法、缺笔法和空字法 。
改字法即以同义或同音字取代本字 。例如《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 , 秦时改“正月”为“端月” , 是因秦始皇名政 , 与正月之“正”音同 , 因而避讳 。1975年年底 , 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考古发掘战国末至秦代的墓葬中 , 出土了大量秦代竹简 , 一批叫做《语书》的竹简中几处“正”字 , 都作“端”字 , 如“以矫端民心”、“毋公端之心”等 , “端”应为“正” , 很明显是为避始皇讳而改的 。又如宋仁宗名赵祯 , 同“蒸”音 , 故将“蒸”字改为“炊”字 , 所以武大郎卖的蒸饼只能叫“炊饼” 。
缺笔法是用本字而省缺笔划 。如《红楼梦》第二回中 , 贾雨村说到林黛玉时 , 说她的母亲名贾敏 , 所以黛玉写“敏”字时 , 就缺一两笔 。空字法是将本字空而不写 , 或画以“□” , 或书以“某”字 , 或直书以“讳”字 。唐人撰《隋书》时 , 为避李世民讳 , 书王世充作“王充” , 空“世”字 。以上便是在雍正年间不可说“玄武门”的原因 。如今神武门已成为故宫博物院的后门 , 悬挂在门上的牌匾中赫然写着“神武门” , “玄武门”这几个字已经变成了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