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上国这种说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是在清朝吗

熟读近代史,我们便会对“天朝上国”这个概念不会陌生 。一般来讲,满清士大夫在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洋人的船坚炮利时,不仅不痛定思痛、深刻反省,反而充斥着盲目的自信,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是世界的中心;而别人不过是“蕞尔小邦”,是蛮夷 。
当然,我们今天再来看这段历史的时候觉得当时人是多么的愚昧 。其实大可不必,任何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历史局限性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若干年后,我们也会成为古人,别人再来看我们的时候恐怕也是这个样子 。因此,我们看待历史的时候一定要充满同情与敬意,遵循历史主义的原则 。
图1 《万国来朝图》 故宫博物院藏
接下来我们就谈谈“天朝上国”的前世今生,看看它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它的实质内涵到底是什么?
所谓的“天朝上国”并非一个事实的描述,而是一个价值问题,即认为自己处于天下的中心,自己所代表的文明是最优越的,由此来判定华夏与夷狄 。当然,在16世纪以前,这种价值的判断与历史事实是同一的,因为当时的中国的确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中华文化辐射到较广的范围,如儒家文化圈影响下的朝鲜、日本、越南如是 。但是自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史开始形成,西方国家逐渐崛起,与此同时伴随的是中华帝国的崩溃 。如果此时再以“天朝上国”自居,无疑是一种虚幻的想象,一种盲目的陶醉 。
图2 禹贡九州图
一、天下观的下的朝贡外交
先秦时期,很多思想家开始思考世界,由此形成了各种各样对世界的看法 。时人认为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总体空间叫作“天下”,天下共由“九州”构成 。(战国时期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提出“大九州说”和“小九州说”)此外,还有一种看法,就将天下划分为“五服”,此以周人为典型 。所谓的“五服”由内向外分别为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每一服之间的距离是五百里 。
无论是“九州”的划分还是“五服”的划分,总的一个原则就是天下为天子所有,天子代天临民,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基于“天下”的划分,古人又根据地理位置和文明的程度区分了华夏与夷狄,具体则为:东夷、西戎、北狄、南蛮 。
图3 记录商鞅变法后耕作景象的石刻
图4 商鞅变法
当然,地理位置的划分并不是主要的,所谓的夷夏之别最主要的还是文明程度的不同 。为何如此说呢?因为“夷狄进中国则中国之”,就是说哪怕你是夷狄,如果心向中原文明,接受这套教化,你就可以成为华夏的一份子 。比如春秋时期的楚国,一直被视为蛮夷,因为进行了一系列文明化的改革,故而获得了中原王朝认可 。一直被中原王朝视为“虎狼之邦”的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逐渐富国强兵,走上法制化道路,以至于荀子对之赞不绝口,认为其有古代遗风 。
这种“天下观”到了秦汉以后,则体现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一种“朝贡关系”,如汉代与乌桓、扶余、月氏等国的外交关系 。到了曹魏时期则“西域虽不能尽至,其大国龟兹、于阗、康居、乌孙、疏勒、月支、鄯善、车师之属,无岁不奉朝贡,略如汉氏故事 。”到了隋唐时期,由于武功的强盛,这种关系体现的更为淋漓尽致 。如唐朝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由于其一视同仁,“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因此,周边国家对唐太宗极为拥护,称之为“天可汗” 。
图5 《步辇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 。图为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和亲使者禄东赞
二、朝贡外交下的天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