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三瘦是哪三个

李清照的三瘦是哪三个
李清照留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名词佳作 。其中,“三瘦名句”是李清照三首代表词作,分别出自于《凤凰台上忆吹箫》、《如梦令》和《醉花阴》 。《凤凰台上忆吹箫》有句内容为“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如梦令》中有一句为“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醉花阴》中写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这三首词中都有一个“瘦”字,所以后人将三句脍炙人口的名句称为“三瘦” 。《凤凰台上忆吹箫》和《如梦令》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醉花阴》是李清照后期的代表作 。就从曲调来说,《凤凰台上忆吹箫》和《醉花阴》偏沉闷、哀愁,而《如梦令》的词风比较清丽明快,体现了词人悠闲舒适的生活 。《凤凰台上忆吹箫》是李清照创作于青州,这首词表达了李清照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当时,李清照和赵明诚生活在青州,期间,赵明诚受到朝廷外派,需要到别的地方任职 。李清照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和丈夫见面 。词中用“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诉说自己因思念丈夫而日益憔悴地情形 。《如梦令》中词人用“红肥绿瘦”四字,歌颂了自己对大自然和生活的喜爱之情,曲风明快,体现了早期李清照悠闲舒适的生活写照 。《醉花阴》是李清照后期词曲经典作品,这首词写于赵明诚去世之后 。通过“人比黄花瘦”来反映出自己愁苦的心态,将思念家人,思念丈夫之情展现的淋漓尽致 。李清照和苏轼有什么关系 苏轼和李清照都是宋代著名的词人,苏轼擅长豪放派,而李清照擅长婉约派 。虽然他们生活于同一时代,但很有可能两人连面都没有见过 。李清照的雕像 【李清照的三瘦是哪三个】苏轼生于1037年1月8日,卒于1101年8月4日,李清照生于1084年,卒于1155年 。从生卒年月上看,两人的年龄有很大的差距,相差了整整47年 。所以有交集的可能性很小 。他们唯一的联系是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他算起来也算是苏轼的学生 。在李清照小的时候,她都是生活在她的家乡历城 。后来大约在她五六岁的时候,她的父亲李格非当了官,就把全家迁到了东京汴梁 。之后,李清照基本是在京城长大的 。而这个时候,苏轼则一直都在南方当官,两人没有见面的可能 。但是两人对宋代的诗词发展都有很大的贡献 。苏轼在填词的方面一直在寻求着有所突破,他的词,并不特别注重格律,不会因为格律而牺牲意境 。所以,这也是他填词一直被人诟病的原因之一 。他的词,一般以豪放风格为主 。而李清照的词,有着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对塑造哀婉的意境尤其擅长 。李清照是一个经历了靖康之变的女词人,她随着宋朝王室的南渡,在日后的诗词中,也表现出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思想 。所以她的词文,分成前后两个阶段,前期主要以离愁别恨为主,后期则较多地表现出她对于国家政事的感慨和感叹 。苏轼和李清照,都是宋词具有里程碑式的人物,是当时杰出的大文豪 。词人李清照父亲是谁 李清照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这也和她家人的影响有关,对她影响最大的就是她的父亲 。他的父亲是李格非,北宋的文学大家,从小天资聪颖,在文学方面有很大的天赋,后来高中进士,做了一名官员,起初的职务是参军 。虽是军职却是那种出谋划策的人物 。李清照塑像 后来调任到其地方作教授,当时的宋朝有兼职其他官职的先例,当地官员看他清贫给他一个闲置官职让他兼任,李格非谢绝了,为人很是高风亮节、两袖清风 。他依旧清贫却专心著述,渐渐的文以著世,后来文章被苏轼所赏识,著有《洛阳园名记》 。后来朝廷设立一个就像如今的图书馆一样的机构,当然里边都是珍藏 。当时的宰相命令李格非去担任,然而李格非拒绝了,违背了宰相的命令,被迫离开了朝廷 。在返乡的路上碰到了行骗的道士,李格非识破了道术,给当地的百姓解除了一个危害,李格非返乡不久后,朝廷再次提招,让李格非担任礼部外员郎等官职 。此时的李清照已经长大了 。在父亲的熏陶下,对于文学也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趣,不过紧随着由于李格非参与了党籍案而被罢官,从此家道中落,一蹶不起 。被罢官之后,李格非一心专研东晋的文章,自己也领悟了其中的很高的造诣内涵,最终在六十一岁的时候正寝 。而李清照也在这个时候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并迸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