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1910年哈尔滨瘟疫:单日死亡200余人( 四 )


采访人员 高巍
两位妻子经常互赠礼物
次子早逝成为他心中的痛
伍连德在东北防疫期间 , 其第一任夫人黄淑琼因为患有肺结核 , 必须居家疗养 , 并没有随行 。
民国时期允许另娶“平妻” , 于是 , 伍连德后来娶了出生在东北的广东人李淑贞 。之后 , 李淑贞一直跟着伍连德转战在防疫一线 。对此 , 黄淑琼欣然对待 。因为没有女儿 , 黄淑琼还与伍连德约定:如果二夫人第一胎生女儿的话 , 也是她的女儿 。伍连德的两位夫人终生都未曾谋面 , 但她们互相尊重 , 还经常互赠礼物 。
黄淑琼是著名爱国侨领黄乃裳的女儿 。1905年 , 她与伍连德结婚时已经23岁 , 这在当时算是大龄青年了 。由于黄淑琼待在父亲身边的时间比较长 , 深受父亲宽厚仁慈的品格的影响 , 所以为人处世的风格也影响着伍连德 , 因此伍连德日后在自传中也对她称赞有加 。
伍连德与黄淑琼共育有三子:长子伍长庚于1906年出生在槟榔屿;次子伍长福于1909年出生;三子伍长明于1911年出生在天津 。次子伍长福16岁死于肺炎感染 , 给伍连德夫妇很大的打击 。而长明则在出生不到六个月便夭折了 , 当时正是伍连德在东北防疫之时 。
综合《福州晚报》《深圳特区报》
探寻病源之谜:
猎杀旱獭的
天灾人祸
伍连德以一己之力在许多情况懵懂无知的条件下 , 凭借着经验和智慧战胜了鼠疫灾难 。然而 , 人们对这场瘟疫的疑问还没有结束 。
如果伍连德的推测是正确的 , 即本地的老鼠并没有携带病菌 , 那么这场疫情从何而来?伍连德也迫切地希望知道答案 。
哈尔滨的鼠疫被控制以后 , 1911年7月 , 伍连德参加了中俄联合考察队 , 到满洲里与西伯利亚及蒙古交界地一带实地考察 。研究的结果证实 , 这一场灾难的第一个链条在旱獭 。
旱獭 , 即土拨鼠 , 是啮齿类鼠族动物 。不过 , 旱獭携带病菌是天灾 , 但导致大规模传染的却是人祸 。因为旱獭皮可冒充假貂皮 , 于是 , 便有很多人争相前往西伯利亚一代捕捉旱獭赚钱 。当时 , 正逢山东、直隶连年遭灾 , 大批流民北上闯关东 , 许多毫无捕猎经验的关内劳工也加入了猎獭的队伍 。自然界中生活的旱獭 , 有其天然的防卫本能 , 一旦染上鼠疫就会因失明而行动迟缓 , 并被同类逐出巢穴 。有经验的猎人绝对不会捕获这样的染病旱獭 , 但流浪的苦力们在无知的情况下 , 不但加以猎杀 , 还会煮食旱獭肉 , 由此开始了鼠疫传播的链条 。哈尔滨的第一例疫情报告 , 正是两名捕猎旱獭的华工 。
其实在1910年之前 , 由旱獭引起的鼠疫每年都有 , 不过俄罗斯远东地区人烟稀少 , 居住分散 , 并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 。但猎人们居住的环境简陋 , 且多人聚居 , 门窗紧闭 , 这才逐渐导致了鼠疫的流行 。
此后 , 伍连德又通过实验证实了他之前的推测:旱獭之间可以不经过跳蚤这个媒介 , 而是通过空气传播鼠疫杆菌 , 也证明了人与人之间也可以直接传播病菌 。
1935年伍连德因为这个发现被推举为诺贝尔医学奖候选人 。
伍连德曾在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