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1910年哈尔滨瘟疫:单日死亡200余人( 二 )


1910年12月18日的一封电报 , 改变了伍连德的人生轨迹 。外务部右丞施肇基邀请他进京 , 并希望由他去完成东北防疫的工作 。据说 , 原本外务部并没有看中毫无资历的伍连德 , 有海归背景的医学官员清朝也不缺乏 。可别的官员一听说是这种疫情 , 基本都找借口推脱掉了 , 只有伍连德欣然从命 。伍连德后来在回忆录里 , 并没有提及自己是否有过挣扎 。
挑战大清律例的尸体解剖
哈尔滨傅家甸的中国人聚居区 , 大多是来自山东、直隶的劳工 。他们居住环境恶劣 , 疫病容易传染 , 而每逢年末 , 这些在东北淘了金的人们都要沿铁路返乡 , 也就是说 , 到时候病菌会被带到全国 , 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 , 比疫情更棘手的 , 是伍连德不得不面对方方面面的敌人 , 包括传统习俗以及人们对他的信任程度 。
抵达哈尔滨之初 , 伍连德首先要弄清的一个问题 , 就是这场疫情究竟是什么 。在得知傅家甸一名与当地人通婚的日本女人死于瘟疫后 , 他决定进行尸体解剖 。
这次解剖是中国第一例有记载的病理解剖 , 但却是在条件简陋的民居里秘密进行的 。原因很简单 , 在当时的中国 , 解剖是对死者的大不敬 , 连当时的大清律例都不允许这样的行为 。化验结果证实 , 流行在傅家甸的正是鼠疫 。
此后 , 伍连德向北京外务部发去电文 , 提出初步的防疫措施:控制铁路、公路交通 , 以防瘟疫蔓延;隔离疫区傅家甸;向关内征聘医生 。
跨越了传统这道坎 , 新的问题又来了 。伍连德发现 , 这一次发生的鼠疫与以往所知并不一致 。当时医学界认为 , 鼠疫是经跳蚤由鼠传染人 , 人际之间并不传播 。在对当地情况了解之后却发现 , 这里存在着室内一人染病很快感染全家的情况 , 而且医生们并没有从老鼠身上提取到鼠疫杆菌 。
基于这种情况 , 伍连德大胆提出 , 在傅家甸流行的鼠疫无需通过动物媒介 , 通过呼吸之间的飞沫就可以传染 。伍连德将此病命名为“肺鼠疫” , 并要求医护人员戴口罩避免传染 。然而 , 伍连德的这个新理论 , 在学界内部几乎无人相信 。
法国医生梅斯尼的出现是伍连德的危机 , 也是他的转机 。这位自愿前往东北的资深医生 , 在控制传染病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权威 。他完全不相信伍连德的说法 , 在没有戴口罩的情况下去医院诊断患病者 , 六天后不幸去世 。梅斯尼个人的不幸 , 却意外地给伍连德带来了转机 。震惊的哈尔滨自此完全信任了这个年轻的医生 , 伍连德也由此开始了对整座危城疫情的掌控 。
一个人的力挽狂澜
当时 , 疫情原本无药可医 , 切断人与人之间传染的链条是惟一可控的途径 。伍连德想尽了一切办法 , 让传染的速度降了下来 。
首先 , 在伍连德的指挥下 , 傅家甸被分为4个区 , 每个区的居民佩戴不同的证章 , 只可以在本区内活动 。每天各区派人挨家挨户检查疫情 , 一旦发现有人感染 , 则立即送防疫医院 , 并对他们的房子用生硫磺和石炭酸消毒 。诊病院分为疫症院、轻病院、疑似病院和防疫施医处几种 , 特别是对出现咳嗽等症状的疑似者 , 医生每日诊察 , 如果连续7天体温正常 , 即解除隔离 , 这种方法直到今天还在被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