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归仓为何难实现?我国粮食收割环节损失惊人( 二 )


收割机的精细度不高
周波等粮食大户反映 , 在收获过程中造成粮食损失的主要原因中 , 收获机械的精细化操作水平不高 。
陈志认为 , 目前很多收割机很难高效、高质量地加工农作物 。例如 , 不能准确地分别剥去玉米粒、心轴、秸秆和谷壳;水稻收割机的清洗过程需要长期存在严重的粘连和堵塞问题 , 不能及时分离谷物;小麦收割机的割台高速撞击麦穗的头部 , 造成粮食损失严重 。
陈志告诉采访人员 , 采穗和脱粒过程中的高速碰撞会导致严重的谷物破损 。一旦粮食破碎 , 特别是出现裂缝 , 对后期的储存影响很大 。只要贮藏环境含水量稍高 , 就容易产生霉变 , 不能再作为口粮使用 。
他说:“收割机的损失率有国家标准 , 但因碰撞造成的粮食破损 , 尤其是裂缝 , 很难衡量 , 相关国家标准长期缺乏 。”
多位粮食、农业和农业专家反映 , 国内收割机精细化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 。黑龙江省鹤岗市强盛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夏兆友表示 , 作为农机装备中重要的传动齿轮 , 国内部分产品磨齿精度相对较低 , 啮合紧密度较差 , 导致换档 , 移动和转动 。实际运行中容易出现卡顿、运行延迟等问题 , 影响运行质量和运行安全 。
陈志认为 , 国外收割机的设计制造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大量的现场试验 , 一些机械性能相对较好 。但也需要注意的是 , 大部分国外收割机都面临着集约化程度高的田地 , 工作环境相对简单 , 可变因素少 , 运行相对稳定 。
他说:“我国粮食品种、农艺、气候等多样化 , 形成了自然多变的农业劳动条件 , 使得收割机难以标准化和应用 , 难以具有普遍性 。以玉米为例 , 我国的种植行距在30厘米到65厘米之间不等 , 而且因地而异 , 造成机械化摘穗和漏穗率较高 。 , 玉米种植行距均匀 , 一台机器可以在各个地方种植玉米 , 损失率低 。”

颗粒归仓为何难实现?我国粮食收割环节损失惊人

文章插图
加强农机科研 , 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
“我国农业需要加快转型升级 , 在提高收割机性能、建设高标准农田、优化农机作业人员素质、发展寄宿制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抗性谷物品种 。”朱启真告诉采访人员 。
——要积极整合科研力量 , 加强粮食收获基础科技攻关 。陈志建议 , 要加快建设一批技术研发集成平台 , 充分利用农机农艺一体化原理 , 设计制造适应农艺特性的收割机 , 提高农机农艺收割机的生产能力 。机械结构和工况参数与作物力学的匹配 。
——要突破一批关键重大技术 , 交叉融合人工智能技术 。陈志建议 , 要找出作物在不同机械作用下的粘附和断裂规律 , 准确构建作物与机械的相互作用模型 , 开发能够表征上述模型的新算法和新传感器 , 形成对作物与机械相互作用的规律 。各种操作条件 。减少损失并提高作物收割效率的技术 。
——进一步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建议 , 降低土地细化程度 , 种植规模越大 , 田间越系统 , 越有利于农田经营 。联合收割机和减少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