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创业案例分析 创业案例分析( 二 )


李彦宏透露了自己回国创业的想法,给了徐勇两个选择 。首先是徐勇帮他找融资,给了他1%的佣金 。二是徐勇加入,股权按3:1分配 。想回国,对李彦宏十分看好的徐勇,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第二种方案 。两人一拍即合,立即开始了新的旅程 。1999年,在李彦宏8年前来到美国的同一天,他和徐勇搭上了回国的航班 。
2000年1月,七位年轻人坐在一起,召开了百度第一次公司会议 。这七人后来被称为“百度七剑客”,其中包括从北大辞去教授的刘建国,以及刘建国带来的北大学生 。就这样,以“千百度猎她”为灵感的百度成立了 。百度最初的定位只是为各大门户网站提供搜索技术服务 。
没想到,刚刚成立的百度很快就迎来了他的第一次生死危机 。美国互联网产业彻底崩溃,互联网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泡沫 。互联网公司股票全线大跌,不少互联网公司在广告费到期之前就破产了 。那一年,新浪股价持续跌至每股1美元,搜狐更是跌至90美分 。可想而知,客户都是互联网巨头的百度,无疑遭受了巨大的打击,甚至连钱都收不回来 。
这时候,李彦宏觉得自己再不改变就会死 。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他提出要把百度变成终端网民的免费平台 。董事会的人集体反对,怎么赚钱?李彦宏道:“竞标排名 。” 这个想法一出,董事会没有人同意 。徐勇说,我给你找投资,不是要你做竞价排名 。
会议僵持了很长时间 。彬彬有礼、文雅的李彦宏终于发脾气了,说不答应就别干了,公司直接关门了 。由于李彦宏的决心和反对,他最终说服了投资者同意他的决定 。这是百度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决定,百度自此成功转型 。

互联网创业案例分析  创业案例分析

文章插图
但李彦宏并不知道,正是这种变化催生了新的商机,也为公司催生了巨大的危机 。但他觉得自己成功时得到的最多的不是赞美,而是更多的质疑 。这一切都没有阻止李彦宏的步伐 。从此,百度进入了中国网民的视线 。虽然它不是唯一的搜索引擎,但它也是唯一可以与相媲美的搜索引擎 。
到了2004年,百度在中国乃至全球都如火如荼 。和所有互联网公司一样,下一步就是上市 。也是在这个时候,李彦宏认识了王占生,任命他为百度的CFO 。因为性格异常开朗,他不仅负责公司内部管理,还服务了很多对外工作,与李彦宏的默契十足,李彦宏只能听他说 。
然而,2007年12月,王占生因一场意外在海南去世,他为百度和李彦宏经历了一个痛苦的冬天 。
此后,在新团队的带领下,百度随着竞价排名继续高歌猛进 。在此期间,国内很多公司也因此而蓬勃发展,但据说与百度合作最多的就是传说中的那家 。莆田医院科 。
直到2016年5月,百度狂热的好运似乎走到了尽头 。一场“魏则西事件”将改变百度与莆田系多年来“大家好,我好,你知道我知道,人们不知道”的合作 。暴露在阳光下 。一时间,政府和反对派都把矛头指向百度,民众骂声不断,监管部门也纷纷拔出剑鞘整顿 。百度在舆论谴责中孤立无援,不仅影响了百度的市值,也对品牌产生了马太效应 。
作为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面对媒体的口诛笔伐和舆论,冷冷地指着万千人 。经过几天的闭门思考后,他正式向全体员工发出了内部信,这是他第一次以个人身份回顾公司历史 。在对创业过程的反思过程中,整个公司逐渐偏离了初衷,在“业绩主导”下出现了价值扭曲 。而深情的反思说,“如果失去用户的支持,失去对价值观的坚守,百度真的只有30天的破产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