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曹操:战场上身先士卒只是不得已的一招?

如果单纯讲谋略,在各个阵营里都是那些谋士们占优 。他们的专业,就是上研天文,下研地理,中间时刻关注地面上的局势,在需要的时候,马上就要根据兵书战策和当前形势拿出一条条克敌制胜的计策来 。但是谋士再出色,依然无法替代领导者的位置 。谋士逢事动嘴,把主意拿出来,以供筛选即可 。可优秀的领导者总要亲临战场,离战区太远,拿不到新鲜热辣的第一手资料,决策的精确性就要差很多,战术的机动灵活也要大打折扣 。
魏、蜀、吴三国中,魏实力最强,它的疆土,是曹操一刀一枪打下来的 。领导者亲临一线,能起到催人奋进的作用,这一点毫无疑问 。问题是如何把握这种“向前”的尺度,才能达到既能激励人心、又不以身犯险的目的 。曹操刚起家时,既缺乏袁绍兄弟那种强大背景,也没有各路诸侯由朝廷分封的稳固的地盘;只有奋力拼,才能打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上升通道 。那些日子曹操不仅在前方,而且在前沿的前沿,为此,他多次处于生*边缘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众地方*和*阀组成联*对抗控制汉献帝的国相董卓 。董卓注意到洛阳不如西面的长安易于防御,因而将百姓、朝臣及皇帝迁往长安,董卓率部众留守洛阳 。曹*也是联*队伍中的一支,曹操认为此时董卓天怒人怨,兵力又不集中,正是攻击董卓的好机会 。怎奈联*中诸侯们各有各的算盘,又畏惧董卓势大,谁也不愿意先出头挑战 。曹操争取不到合作者,又不甘于就此罢休,于是就自己出兵打董卓 。
在荥阳,曹操的人马遭遇董卓的部将徐荣 。经过一日激战,曹操这支新组建的队伍根本不是董卓手下职业*人的对手,兵卒*伤很多 。曹操本人也被流箭射中,他的马也受了伤 。敌*声四起,滚滚而来,眼看着曹操就要折在这里了,从弟曹洪毅然把自己的马让给曹操,让大哥先走 。曹操起初并不接受 。曹洪说:“天下可以没有我曹洪,但不能没有你 。”曹操上马,曹洪脱去衣甲,拖刀跟马而走 。刚稍稍摆脱追兵,前面又见一条大河,这下曹操自己都感叹“此命休矣”,又是曹洪背起曹操,泅水过河 。尽管损兵折将,狼狈不堪,曹操总算捡回一条命来 。荥阳之战是曹操主动要打的,这一仗既没有周密的筹划,又没有兄弟部队的支持,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场险恶的战争 。打这种仗,刚刚从乱世中崛起的曹操不但要亲临战阵,和敌人厮,他还要身先士卒冲在前面 。曹操个人的威望和队伍的凝聚力,就是在这一次次硬仗中慢慢树立起来的 。荥阳之战后,曹操虽然兵败却换来了相应的名声,他能从众多诸侯中脱颖而出,也是从此战开始的 。
壮志未酬,仗还要接着打 。曹操与吕布对战濮阳时,曹操先领兵偷袭吕布的西寨不成,双方兵马一顿混战后各自回营 。吕布与陈宫定下一个诈降之计,命濮阳的首富田氏写密信投降曹操,与曹操约定举火为号,连夜里应外合攻取濮阳 。曹操刚吃了败仗,求胜心切,看了田氏的信后心中大喜,即刻就要准备点兵出发 。谋士刘晔提醒曹操其中怕是有诈,不如分兵三路,一路入城,两路伏城外接应 。曹操认为此言有理,就按刘晔的建议用兵 。
按理说曹操应该坐镇后方,接应打濮阳的人马,但是他却是带队主攻的人 。到了城边,果然看到东城边有火把一明一灭,曹*只等里面的人偷偷地开门就可以长驱直入 。暗号对上之后,城门敞开,黑洞洞的城门仿佛张开了大口,让不知底细的曹*忽然一阵胆寒 。曹操的部将李典说:“主公且在城外,让我等先入城去探个虚实 。”曹操喝道:“我不自往,谁肯向前!”话音未落,已率兵直入 。曹操带兵进了城,结果可想而知,这队人马被敌*整个包了饺子 。曹操又一次遇险,虽然有典韦忠心救主,曹操还是浑身带伤,勉强逃得性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