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郡


吴郡

文章插图
吴郡【吴郡】吴郡,古代郡名 。东汉永建四年(129年)始置,分原会稽郡的浙江(钱塘江)以西部分设吴郡,治所在原会稽郡的治所吴县(今苏州姑苏区),而会稽郡仅保留浙江以东部分,徙治山阴(今绍兴越城区)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吴郡
所属地区:中国东南
下辖地区:吴县、海盐县、钱唐县、余杭县等 
政府驻地:吴县
地理位置:长江三角洲
人口:63万(742年)
气候条件: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气候
着名景点:杭州西湖,苏州园林
建置沿革汉代吴郡所辖属县:吴县(今苏州市姑苏区),娄县(今崑山东北),由拳(今嘉兴南) ,海盐(东汉在今平湖东南),余杭,钱塘(今杭州),富春(今富阳),乌程(今湖州),阳羡(今宜兴),无锡,毗陵(今常州),曲阿(今丹阳),丹徒(今镇江) 。按后汉书郡国志,吴郡有安县而无钱唐,但安县所在不明 。比照汉书地理志,可能就是钱塘,此处从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册 。
东汉吴郡领县13
县名守尉治所县治位置备注吴县吴郡郡治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本为吴国 。海盐县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一带乌程县浙江省湖州市境内余杭县浙江省杭州市市区内毗陵县江苏省常州市市区内春秋时季札所居地 。丹徒县江苏省镇江市境内曲阿县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境内由拳县浙江省嘉兴市境内安县富春县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桐庐县境内阳羡县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境内邑 。无锡县江苏省无锡市市区内侯国 。娄县江苏省苏州市崑山市境内注:吴郡的核心区域基本处在在吴县、娄县,其他县后来有的划入或设定成了了其他郡 。孙吴时期吴郡是孙吴都城之一 。建安初,孙策平定江东后领有该郡 。郡治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领吴、海盐、乌程、余杭、毗陵、丹徒、曲阿、由拳、钱唐、富春、阳羡、无锡、娄、永安、临水15县及海昌屯田都尉 。汉末吴初左右置吴郡西部都尉,管辖吴郡西部的无锡、毗陵、武进、云阳4县;黄武四年(225年)分富春县置建德、桐庐、新昌、新城4县 。黄武五年(226年)富春、钱唐、建德、桐庐、新昌、临水、新城7县移属移属东安郡,黄武七年(228年)郡废复归 。黄龙三年(231年)由拳县改名禾兴县;废新城县(不知何时);吴郡西部都尉改称毗陵典农校尉(约赤乌年间),领毗陵、武进、云阳3县,废无锡县约在同时;禾兴县改名嘉兴县(242年) 。宝鼎元年(266年),乌程、阳羡、余杭、临水、永安5县移属吴兴郡 。吴末领吴、嘉兴、海盐、富春、娄、钱唐、建德、桐庐、新昌、毗陵、武进、云阳12县及海昌屯田都尉 。附:毗陵典农校尉约汉末吴初左右置吴郡西部都尉,以吴郡无锡县以西4县属之,赤乌以前己改称毗陵典农校尉 。校尉治毗陵县(今江苏省常州市),辖毗陵、丹徒、曲阿、无锡4县 。汉末吴初时已废无锡县(不详何时);嘉禾三年(234年)丹徒、曲阿2县改名武进、云阳 。吴末时辖毗陵、武进、云阳3县 。
孙吴时期吴郡领县13
郡治县名今址(2013.1)隶属郡国备注吴县吴县今江苏苏州市吴郡(220-280)郡治所在嘉兴县今浙江嘉兴市南吴郡(220-280)东汉为由拳县,黄龙三年(231年)改名禾兴县,赤乌五年(242年)正月改名嘉兴县,避太子孙和名讳 。海盐县今浙江平湖市吴郡(220-280)富春县今杭州市富阳区吴郡(220-226)→东安郡(226-228)→吴郡(228-280)娄县今江苏崑山市北吴郡(220-280)钱唐县今浙江杭州市吴郡(220-226)→东安郡(226-228)→吴郡(228-280) 都尉治建德县今浙江建德市东梅城镇吴郡(225-226)→东安郡(226-228)→吴郡(228-280)黄武四年(225年)分富春县置 。桐庐县今浙江桐庐县东北横村镇吴郡(225-226)→东安郡(226-228)→吴郡(228-280)黄武四年(225年)分富春县置 。新昌县今浙江建德市西南吴郡(225-226)→东安郡(226-228)→吴郡(228-280)黄武四年(225年)左右分富春县置 。海昌屯田都尉今浙江海宁市西南盐官镇吴郡(220-280)新城县今浙江富阳市南吴郡(220-226)→东安郡(226-228)→吴郡(228-?)黄武三年(224年)分富春县置,后废入桐溪县 。毗陵典农校尉(毗陵县)毗陵县今江苏常州市吴郡(220-280)武进县今江苏镇江市东丹徒区吴郡(220-280)东汉为丹徒县,嘉禾三年(234年)改名 。云阳县今江苏丹阳市吴郡(220-280)东汉为曲阿县,嘉禾三年(234年)改名 。无锡县今江苏无锡市吴郡(220?-238?)汉末吴初废县 。说明:本表为吴国天纪四年(280)荆州各郡所辖的县份,可参见〖孙吴行政区划〗 。晋朝晋鹹和元年(326年),司马岳被封为吴王,吴郡改为吴国 。南北朝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罢吴国,复为吴郡 。大明七年(463),改隶南徐州 。次年复归扬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