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王氏( 三 )


琅琊王氏

文章插图
士族乘坐的陶牛车,东晋早期生活较为清平所谓簪缨世家,在中古时期众多的家族中,就其家族历史发端之久远与绵延之流长等情况而言,琅琊王氏家族可谓少有其匹 。这一家族自汉代登上历史舞台,至两晋之际逐渐达于兴盛,历东晋南朝,经十数代人,不仅子弟众多,而且才俊辈出,三百余年冠冕不绝,其流风余韵还延续到隋唐时期 。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卷二○“王氏江左世家传”条引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曰:“琅琊王氏自汉谏议大夫王吉以下,更魏晋南北朝,一家正传六十二人,三公令仆五十余人,侍中八十人,吏部尚书二十五人 。”历代史家一再称述琅琊王氏“簪缨不替”,“冠冕不替”,“世禄不替”,并意识到这与其家族风尚不无关係 。这一点在史籍中便可窥见 。如《南史》卷二一传论曰:语云“不有君子,其能国乎” 。晋自中原沸腾,介居江左,以一隅之,抗衡上国,年移三百,盖有凭焉 。其初谚云:“王与马,共天下 。”盖王氏人伦之盛,实始是矣 。及夫休元弟兄,并举栋樑之任,下逮世嗣,无亏文雅之风 。其所以簪缨不替,岂徒然也 。卷二二传论曰:王昙首之才器,王僧绰之忠直,其世禄不替也,岂徒然哉 。仲宝雅道自居,早怀伊,吕之志,竟而逢时遇主,自致宰辅之隆,所谓衣冠礼乐尽在是矣 。齐有人焉,于斯为盛 。其余文雅儒素,各稟家风,箕裘不坠,亦云美矣 。卷二四传论亦云:昔晋初度江,王导卜其家世,郭璞云:“淮水竭,王氏灭 。”观夫晋氏以来,诸王冠冕不替,盖亦人伦所得,岂唯世禄之所专乎?所谓“人伦所得”,正指王氏之家族文化风尚 。第一豪族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的这首怀古诗《乌衣巷》,大概人们在孩提时代就都耳熟能详 。据说白居易曾为这首诗“掉头苦吟,叹赏良久” 。这首诗妙就妙在它集中描写了“今日”乌衣巷的破败,同时又巧妙地暗示了昔日乌衣巷的繁华,并通过这强烈的对比,表达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哀绪 。可以说,这乌衣巷是六朝豪族,尤其是王谢两家盛衰见证,甚至可以被看作是两晋南朝史海钩沉的历史见证 。两晋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最为缤纷错综、华彩纷呈的时代 。宗白华先生在他的《美学散步》一书中指出:“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政治的混乱繁複和精神艺术的蓬勃发展,既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各种行为的合力的结果,同时又塑造和影响了当时和以后很多代人 。在魏晋南朝人当中,众多世家贵族子弟无疑是那个时代的主角,他们的政治活动和精神活动始终代表着那个时期的主流 。在这些世家贵族当中,琅琊王氏无疑是最为举足轻重也最富戏剧性色彩的一个大家族 。两晋南北朝是中国门阀士族制度最为鼎盛的时代,那个时期中国士族如林,可是,几乎没有哪个世家大族堪与琅琊王氏比肩 。即使是曾有过“王谢”并称的辉煌历史的谢家也远远不如王家昌盛繁荣 。生活在齐梁的文学家、史学家沈约曾说过:“吾少好百家之言,身为四代之史 。自开闢以来,未有爵位蝉联、文才相继如王氏之盛也 。”是的,在中国历史上,有些家族的谱系可能续的比王家还长,却没有王氏家族权位那样高;有些家族可能曾经在权势上胜过王家,却没有王氏蝉联的那幺久 。三百多年来,王氏家族能人辈出,仕宦显达,他们或引领一代之风尚,或执一朝之牛耳,从汉魏入两晋历南朝,一直是那幺繁盛,那幺荣耀 。虽然琅琊王氏族系庞大,各个分支升降不一,时而此支显贵,时而彼支荣达,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却始终不离这条河,大家共饮一河水,齐话一家情 。这种错综複杂而又绵远久长的家族盛况,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 。而王氏家族因为子息实在藩盛,以至于王姓名士星缀史册,甚至出了很多同名的,王戎、王肃、王衍等等名字就常被堂兄弟、从祖孙共用 。这又让人联想到了加西亚·马尔科斯的《百年孤独》中的何赛·阿卡迪奥和奥雷良诺家族 。实际上,琅琊王氏家族政治生活的戏剧性、精神生活的浪漫多彩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中外两大家族,若此前真有那一代巨匠偶而援笔录下琅琊王氏家史,那这部书或许比之《红楼梦》或是《CienAnosdeSoledad》更为脍炙人口为后人所津津乐道也未可知吧?能在这方面堪与王家并称的,只有陈郡谢氏而已 。这正是:千古浮华红楼梦,百年孤独王谢家 。族人风範孝悌二十四孝之【卧冰求鲤】典故主人翁王祥 。二十四悌之【王览争鸩】典故主人翁王览 。1.卧冰求鲤【原文】晋王祥,字休徵 。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 。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 。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 。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