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文章插图
中国科学院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于1989年在DCS中心基础上筹建,1991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依託单位为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
基本介绍中文名:中国科学院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时间:1989年
属性:非盈利
性质:实验室
概况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于1989年在DCS中心基础上筹建,1991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依託单位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0年中国科学院软体所参与共建 。2008年实验室依託单位变更为中国科学院软体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实验室现依託单位为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实验室的总体目标是,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对前沿性和前瞻性信息安全科学问题进行创新性研究,以促进和推动信息安全学科的发展;研发具有自主智慧财产权的关键安全技术和系统,以满足国家和行业部门的需求;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 。自成立以来,实验室承担科技部、中科院、发改委、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信部、公安部、国家密码管理局等国家部委的重要项目150余项 。实验室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家级奖励8项,省部级奖励20项,发表文章2500余篇,专着译着90余部,获得国际、国内发明专利69项,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及行业标準30余项 。实验室举办国际重要学术会议20余次,近年年均接待国外来访专家学者50余人 。实验室已培养博士研究生176人、硕士研究生224人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97人,流动人员(包括高级访问学者、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等)248人 。实验室拥有4200多平方米的科研办公用房,建有国内一流的密码和网路安全科研环境,装备有网路数据存储分析系统、高性能伺服器群、网路处理器开发平台、网路分析测试仪等科研设备1065台/套,具备千兆级高速网路吞吐、高性能计算和大规模存储能力 。
中国科学院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文章插图
历史沿革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最初是于1989年在中国科学院数据与通信保护研究教育中心(下简称“DCS中心”)基础上筹建,而DCS中心前身是1980年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肯成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电子密钥研製小组(EKOS) 。1985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正式批准成立DCS中心 。2007年7月,DCS中心成为事业单位独立法人,2014年被取消独立法人资格 。实验室于1991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后于1999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实验室2012年之前依託于中国科学院软体研究所(下简称“软体所”)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为中国科学院大学,下简称“国科大”)两个单位,其中依託于国科大的部分称为中国科学院数据与通信保护研究教育中心,简称DCS中心,是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创建者 。依託于软体所的机构地址曾为中国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四街4号,依託于国科大的机构地址曾为中国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但在2012年实验室实体绝大部分迁入信工所,主要由此研究所的第一研究室(原属软体所)和第三研究室(原属国科大)组成 。留在软体所的实体更名为可信计算与信息保障实验室(TCA),其人员不再属于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依託于国科大的国家计算机网路入侵防範中心(NCNIPC)的人员也曾属于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不过在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迁入信工所以后,此中心没有迁入信工所,因此其人员也不再属于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历任领导届别任期主任副主任第一届1989-1994赵战生董文彬、杨君辉第二届1995-1997赵战生戴英侠、荆继武、杨君辉1998-1999冯克勤赵战生(常务)、戴英侠、荆继武第三届2000-2007冯登国荆继武、林东岱第四届2008-2012冯登国荆继武、林东岱、李宝第五届2013-2014-林东岱(常务)、荆继武、李宝2014-基础设施中心已建成一流的网路安全环境 。设备种类齐全,包括超级伺服器SGI Origin2000,IBM、HP、SUN、Compaq、Dell等专用伺服器以及Aix、Solaris、HP-UX、NT等系统平台,Bull、Gemplus 等智慧卡的开发环境 。研究领域实验室根据信息安全学科的特点,国际信息安全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以及对国家经济建设和安全的重要作用,制定了如下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方向1:密码学§ 密码学相关数学理论与方法§ 密码算法设计与分析理论与技术§ 密码算法检测评估方法与实现技术§ 新型密码理论与技术(量子信息密码学、网路密码学、视觉密码)方向2:安全协定§ 安全协定的形式化分析与验证理论§ 安全协定的複杂性理论及套用§ 安全计算协定理论§ 实用安全协定的设计、分析与检测技术§信息安全体系方向3:网路与系统安全§ 网路安全体系结构§ 认证、授权与责任认定理论与技术§ 可信计算安全技术§ 作业系统与资料库安全技术§ 无线与移动通信网路安全技术§ 网路空间信任体系§ 智慧型终端安全§ 物联网安全方向4:信息对抗理论与技术§ 逆向分析与可控性技术§ 网路与系统脆弱性分析与风险评估方法§ 入侵检测、取证、监控与应急回响技术§ 恶意代码分析与防範模型与技术§ 网路攻击技术§ 信息隐藏与数字智慧财产权保护技术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裴定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