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世界火炉”之称的南苏丹瓦乌,中国维和工兵冒着50多摄氏度的高温,仅用3天时间便将营地通往瓦乌机场的公路修筑成战区内最好的道路 。
2006年黎以冲突发生后,我维和官兵冒着危险在黎巴嫩南部地区迅速展开排爆、工程保障和医疗救援等行动,排除了9000多枚各种地雷和未爆弹,被外国媒体称为“表现最突出的部队” 。
2014年,埃博拉疫情肆虐西非 。中国维和官兵连续施工28天,平均每天作业16个小时以上,比预计工期提前30天完成了中国援助利比里亚埃博拉诊疗中心修建任务 。
……
在维和任务区,危险与挑战如影随形 。“在硝烟中入睡,在炮声中醒来”,是维和部队工作和生活的常态,有的官兵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
这是一处恐怖袭击留下的印迹——
在中国赴马里维和部队营区,由1731块汽车碎片堆筑成的警示柱,无声地诉说着战争的残酷 。4年前,这辆载有炸弹的汽车,让中国维和士兵申亮亮的青春,定格成永恒 。
2019年9月17日,申亮亮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这是共和国对英雄的最高褒奖 。
包括申亮亮在内,迄今已有15名中国军人在维和一线献出宝贵生命 。
在黎巴嫩和以色列边境希亚姆镇附近,有一座简陋的T型墙做成的纪念碑 。2006年7月25日,中国军事观察员杜照宇所在的联合国观察哨所遭袭,哨位上的杜照宇与其他国家3名联合国军事观察员一同遇难,生命永远定格在34岁 。
纪念碑上,英烈的遗像高悬 。附近的废墟还在,残垣断壁之间荒草丛生,远处却已盖起了座座楼房 。鲜明的对比,似乎在诉说着维和军人的价值与使命 。
每年清明节,中国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官兵都会来到这里,向维和英雄致以崇高敬意,向未来征程许下铿锵誓言 。
随着时光的流逝,碑文或许会模糊,碑体或许会斑驳,但中国维和军人为世界和平作出的贡献,永远不会磨灭 。
爱心架起友谊桥梁
2015年11月9日,《为和平而来——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25周年图片展》在联合国总部开幕 。时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克里斯蒂娜·加亚克在参观图片时,长久凝视一张中国维和医疗分队为当地妇女接生的图片,不停地称赞中国维和军人的爱心 。
图片上的故事发生在2007年4月7日,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医疗分队接到当地医院转来的一名宫外孕大出血患者,入院时处于严重失血性休克状态 。为挽救患者生命,现场的队员纷纷挽起衣袖主动献血,并启动应急机制,实施剖腹产手术,确保了母子平安 。
事实上,在每一个有中国维和部队部署的任务区,都留下了中国维和军人爱民助民的动人故事 。
在刚果(金)东部城市布卡武SOS儿童村,收养着150余名在战争中失去亲人的儿童 。每一批中国维和分队抵达任务区后,总会为孩子们送去漂亮的衣服、学习用品和玩具 。
中国赴苏丹维和医疗分队积极参与国际红十字会开展的“光明行动在苏丹”等活动,帮助不少因白内障失明的当地民众重新看到色彩斑斓的世界 。
在黎巴嫩南部的日不肯村,道路一度坑坑洼洼,极难通行 。中国赴黎维和官兵连续作业半个月,夯实路基、填平坑洼,改善道路通行条件 。后来,这条路被亲切地称为“兄弟路” 。
“我愿将世上所有的颂赞和感激送给你们,像密如织线的细雨、像姹紫嫣红的鲜花、像馥郁芬芳的香味……”诗一般的语言,被中国维和军医救治的叙利亚难民穆罕默德用来表达自己内心最真挚的感谢,也代表了无数受过中国维和官兵帮助的人的心声 。
上图:2019年8月8日,联刚稳定团为中国第22批赴刚果(金)维和部队218名官兵授予“和平荣誉勋章” 。李志强摄
- 血债累累:中国历史上杀人最多的九大屠夫 历史上的屠夫之最是谁呢
- 中国3大球最高成就:女排5次世界第一,女篮3次亚军,男篮世界第8 中国奥运史三大历史之最
- 中国经济“三驾马车”现状如何?三大方向或许是中国经济复苏重点 中国历史三大马车之最
- 吕雉:女人不狠,地位不稳 中国历史上的女性之最
- 中国历史最黑暗的135年,每一页都是“吃人” 一 中国历史上32个之最
- 中国最值得尊敬的高中,综合实力全国百强,每年清华北大超20个 历史上20个中国之最
- 南城车站
- 青岛短租
- 深圳天气预报
- 三江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