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开启申遗之路 鹦鹉过山车吉尼斯记录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风光 。巴丹吉林沙漠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供图
2019年11月15日,巴丹吉林沙漠必鲁图峰是世界最高沙峰,两只骆驼身后是必鲁图峰 。A14-A15版摄影(除署名外)/新京报采访人员 王飞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卫星遥感图 。
巴丹吉林沙漠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供图
巴丹吉林,这次走到了台前 。
2019年12月20日,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文本论证会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召开,专家一致认为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满足世界自然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相关标准,希望尽快完成国内报出程序,争取获得在2021年代表中国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资格 。
撒哈拉沙漠,世界第一大沙漠,作家三毛将在沙漠里生活的经历,转化为浪漫的文字,让很多人有了对沙漠的初印象 。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国第一大沙漠,世界最长沙漠公路上的风景,让无数人向往,而巴丹吉林沙漠,这个世界第三、中国第二大沙漠,从三年前开启了申遗之路,力争填补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中没有沙漠类型自然遗产的空白 。
巴丹吉林沙漠有何独特之处,可以从中国的众多沙漠中脱颖而出,走上申遗之路?
“沙漠千湖”奇观
踏进冬日的巴丹吉林沙漠,没有了夏末秋初的热闹,偶有慕名而来的游客 。巴丹吉林沙漠的诺尔图湖畔,朝阳之下的黄沙泛起金光,湖水深邃 。
沙漠向导那音太发动了自己的越野车,载着来探访这片神奇大漠的游客,翻越一座座沙山,来到制高点欣赏这独一无二的美景 。那音太出生于牧民家庭,童年在巴丹吉林沙漠里度过,那时走出沙漠,骑骆驼要七天七夜 。
关于巴丹吉林沙漠名字的由来有很多传说 。巴丹吉林是蒙古语,巴丹一词由“巴岱”演变,吉林是数词,意为六十 。相传数百年前有一个叫巴岱的人住在这里,发现有六十个湖泊 。
诺尔图湖是这里面积最大的湖泊,面积有1.5平方公里,最大深度达16米 。周边沙峰层峦叠嶂,蜿蜒绵长,在夏秋季节,水面清澈平静,湖岸芦苇丛生,形成蓝天、白云、碧水、金沙、绿草交相辉映的沙漠景观 。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阿拉善右旗管理局局长曾祥峰介绍,航拍图显示巴丹吉林沙漠有内陆湖泊144个,已命名113个,其中12个为淡水湖,因此得名“沙漠千湖” 。巴丹吉林沙漠中还有万千眼泉,其中音德日图湖的泉水最为著名,不足3平方米的湖心小岛涌出108个泉眼,音德日图湖是咸水湖,但泉眼喷出的泉水清冽爽口,水质极佳,有“神泉”之称 。
苏敏吉林,意为“有庙的海子”,苏敏吉林湖因其湖畔的巴丹吉林庙闻名 。巴丹吉林庙被称为“沙漠故宫”,始建于清朝乾隆二十年(1755年),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当年,建造寺庙的一砖一瓦都是由骆驼运进沙漠,庙里的大梁和顶柱都是由人力抬运,现在沙漠内的交通都并不便利,可以想见当年运送建筑材料会有多难 。庙外西侧矗立一座白塔,与庙遥相呼应 。来到湖畔,沙山、古庙、白塔、绿树倒映湖中,宛若幽静的世外桃源 。
沙漠中的湖水也不是千篇一律的清澈湛蓝,还有个别湖泊呈现红色、紫色等斑斓的颜色,十分神奇 。“这是因为含盐量较高的湖泊,是一种耐高盐生物卤虫赖以生存的栖息地 。”曾祥峰说,每到夏秋两季,处于生长期的卤虫浮满水面,水面颜色因此变成暗红或者红色,在水域较小的咸水湖更为明显 。
在人们的印象中,沙漠是极度干旱的,为何巴丹吉林沙漠之中会有这么多湖泊,一直是学者争论的谜题 。有学者认为由于沙丘在晚间降温快,达到适合水汽凝结成水的温度时,水凝结在沙丘上进入沙里,形成湖泊;也有学者认为湖水是气候湿润时期,大量降雨之后遗留下的;还有学者表示湖水是由雅布赖山、祁连山或是阿尔金山的大断裂产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