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禹州市市辖镇 文殊镇( 二 )


河南省禹州市市辖镇 文殊镇

文章插图
文殊镇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32人 。孕产妇死亡率无,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0.08‰、0.02‰、无 。文化事业2011年末有民家艺术团队56个,30个村委会建立了村级文化活动室,民众文化丰富多彩,有丰富的文化底蕴,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市级保护单位2个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个(坡街村《弓子锣舞》) 。社会保障2011年有镇级敬老院1个,敬老院分院2个,入住五保老人208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246户,人数2044人,支出223.64万元,比上年增长13.2%,月人均12元,比上年增长11.5%;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34人,支出36万元,比上年增长8.9%;农村五保分散供养303人,支出48万元,比上年增长7.6%;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56人次,共支出71万元,比上年增长9.4%;农村临时救济150人次,支出10.5万元,比上年增长8.8% 。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90人,抚恤事业费支出57万元,比上年增长8.6% 。社会福利费8万元,比上年增长15.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7%,全镇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参保率96.2%,发放养老金240.4万元 。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2221人,比上年末增加334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730人,比上年末增加76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491人,比上年末增加258人 。城镇建设投资80万元配合火磨路拓宽改造,整修镇区街道1000米,高标準车行道14米,两边人行道各4米,挖排水沟两侧各2米,外侧设绿化带,各门店前铺彩色方砖 。在镇政府西文殊村街口三角地带,建三角花坛,彻底改善镇区髒、乱、差现状,各街道两旁楼房林立、错落有致,道路宽阔平坦、清洁卫生,常青树、草坪、路灯等设施齐全,商业门店五彩缤纷,各类商品琳琅满目,流通渠道畅通,购销两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
河南省禹州市市辖镇 文殊镇

文章插图
宽广的街道同时,建成了薛河、坡街、三陈、贺庙四个辅助集贸市场,与文殊相互配套,形成了一主四副、设施完备、配套齐全的小城镇市场体系 。一主四副市场共有固定商户200家,流动商户640家,日交易额10万余元 。小城镇建设完全改变了文殊镇的对外形象,为扩大对外开放、引资纳贤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交通S236省道过境,其中S236省道境内长8.4千米,双向4车道,北接顺店,南通神后 。有县乡(镇)级公路5条,总长19.9千米 。X005文磨公路与省道S236线在境内交会贯通,交通便利 。名胜旅游文殊山川秀美,是扼东部平原进入豫西伏牛山地的交通要塞 。远近有大小山峰八十七座 。其中,钟乳状的翟山、形似蟾蜍的金谷堆、鳌蚌谐趣的王山与夹龙山、状如巨蜥的南山、母子相偎的角子山和禹山 ,分别拱卫庄北、西北、西、南和东南,庄东为岗沟交错的如卧龙状的东大洼,五千米以外为广袤无际的黄淮海平原 。源于西部牛头山下的蓝河玉带般半环绕庄西北、西,经南山嘴下向东南注入颍河,在南山脚下筑坝而成蓝湖 。文殊古镇就座落在四周山峦环绕、东部状如黄龙转头自东而西欲汲蓝河湖水的点睛处 。拉王庙原名禹王庙,在禹州西南,禹山北麓 。山前有蓝水环绕,聚泽而为禹山湖 。过搭石、沿沟壑可至山门 。两旁多列土洞,为道士、信士静心清居之所 。而今有大路直达山脚,庙宇依山而建,层层升高,自华坊、山门、祖师殿、禹王大帝殿、禹妃圣母殿,依次而上,林木繁茂,石径蜿蜒,禹迹典故,移步成趣,升六级而至山顶 。禹州禹王庙据文献记载肇始于夏启 。《禹迹汤蹤》载:夏启伐有扈时,曾以斋车载先王“禹之灵位”同行,借先王之威而使征讨师出有名 。凯旋归来,又祭告成功于“禹王之庙” 。禹山禹王庙原在禹山南坡 。据传,南宋高宗绍兴年间,岳家军进取河南,得到民助神佑,一夜之间将山南禹王庙拉到山北,使神禹大帝面向北方,激励各路忠义军大破朱仙镇,直抵黄龙府!从此,禹王庙成为拉王庙,已历时八百七十余年矣!2010年在文殊村南入口的广生殿旧址修建了文昌阁,总投资138万元,面积1400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