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芯片国战:尔要战,便战( 二 )


其次 , 为了防止中国大陆芯片代工厂可以自行制造芯片 , 美国早在1996年就与日本、英国、荷兰等40个国家制定签署了《瓦森纳协定》 , 全称为《关于常规武器和两用物品及技术出口控制的瓦森纳协定》 。利用此协定 , 美国可以对芯片光刻机的供应商荷兰ASML加以控制 , 使其不能对中国出口先进制程的光刻机 , 也就限制了华为选择中国大陆芯片代工厂制造芯片的可能 。
综上所述 , 美国此次制裁是精心设计的组合拳 。背后的逻辑是:如果仅制裁芯片制造环节 , 华为可以不自己制造芯片 , 选择只设计芯片然后出售设计方案给第3方;如果仅制裁芯片设计 , 华为依然可能以某种形式使用EDA软件进行规避 。现在 , 美国出台制裁政策同时限制芯片设计和制造 , 而且限制芯片制造流通途径 , 破坏力是巨大的 。
那么 , 美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 , 在此时此刻 , 如此出手对付一家中国民营企业 , 是一种什么心态?是胜利者的心态吗?
笔者认为不是 。相反 , 美国制裁华为的背后 , 透露着一股羡慕嫉妒恨 。

美国制裁背后的无奈
我们先看看美国政府有没有产生羡慕心态的可能 。众所周知 , 5G已明确被列入中国国内新基建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之一 , 华为作为5G技术标准的主要制定方 , 自然会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 , 先来看一组中国移动的集采数据 。

中美芯片国战:尔要战,便战

文章插图
【中美芯片国战:尔要战,便战】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 华为成为中国移动集采最大赢家 。5G新基建 , 中国的制度有先天优势 , 且已经复工复产 , 而美国目前依然陷在新冠病毒全球确诊第一的尴尬局面里 , 一时难以抽身 。从新基建发展的角度来看 , 是有羡慕的成分的 。
再来看看有没有嫉妒心态 。半导体行业 , 有一个现象叫赢者通吃 , 同时还有一个现象是芯片产品单品价格越来越便宜 , 但是 , 芯片的研发投入资源是巨大的 。实际上 , 整个半导体行业 , 无论是芯片制造还是芯片设计 , 正在从美国本土向欧洲、欧洲往亚洲迁移 。这一点 , 笔者亲身经历 , 感同身受 。
首先 , 芯片设计岗位数字化、自动化水平日益增高 。而且正在向低成本的国家和区域迁移 。举个例子 , 相同的芯片设计岗位 , 同一个水平的工程师 , 美国的收入是欧洲的近2倍 , 所以 , 在芯片行业 , 欧洲、英国地区已开始被称为“低成本劳动力”了 。
其次 , 芯片测试 , 其行业成熟度远远高于软件行业 , 而且 , 衡量标准较为简单 , 行业术语叫做比特匹配(bit ) , 但是 , 由于芯片是硬件 , 一旦出错 , 无法挽回 , 因此芯片公司会投入大量测试人力 , 确保无差错 。因此 , 公司通常会将测试中心放在亚洲 , 以减少人力成本 。
如果说更有性价比、更有市场竞争力的人力成本不足以让美国政府嫉妒的话 , 那么 , 半导体行业的年轻人流入情况想必会让他们嫉妒 。下面看一组美国UC 大学电子工程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的入学人数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