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借刀关羽原因:他成了联吴抗魏绊脚石

核心提示:船山先生的分析何其精辟,不由人不喟然叹服!既然关羽已成为诸葛亮联吴抗魏战略方针上的绊脚石,葛氏假吴人之手将其翦锄也就不是毫无道理的事,我们又何必为之惊讶呢!
网络配图
原内容提要:章太炎先生在《訄书》中提出的:“葛氏假手于吴人,以殒关羽之命”的见解虽仅是猜测,但确实很有道理 。关羽发动襄樊战役前后长达半年 。在此期间,魏*几乎倾巢出动,曹操先后派出五批精锐部队增援樊城 。在曹魏和东吴绝对优势兵力的夹击下,关羽全*溃败,危在旦夕,他日夜企盼蜀汉救兵的到来 。但直至关羽临沮被擒,刘备、诸葛亮未以一卒增援荆州 。方诗铭认为这是刘备要翦锄关羽,但其理由牵强附会,绝难令人信服 。除了羽、葛之间争夺权力的矛盾外,由于关羽不断破坏诸葛亮联吴抗魏的战略方针,故葛氏假吴人之手将其翦锄也就不是毫无道理之事 。
最近,《光明日报》(2004年12月14日“史学”版)等报刊摘录了笔者的《诸葛亮择主与拜相再认识》一文,不久,众多网站纷纷转载,并将题目改为《诸葛亮借刀关羽》 。此文被各网站及众多媒体刊载报导后,引起了广大文史爱好者及学术界专家学者的强烈反响,大都表示无法接受拙文的观点 。山东电视台“放言天下”栏目对此进行了专题讨论,并于今年2月22日对笔者进行了电话采访 。为此,笔者再作辨析,冀望能将这一问题的探讨引向深入 。
专家们最主要的不同见解是:关羽攻打襄樊的前期,擒于禁,斩庞德,把曹仁围困在樊城,*事上节节胜利,诸葛亮没有必要派蜀兵来增援他 。后来从丢失荆州到败走麦城,时间很短,诸葛亮无法知道,即使知道了,也来不及增援 。从表像看,这一理由似乎很充分,但若依据史实,细加考订,还是大有问题的 。笔者认为,关羽孤*北伐,攻打襄樊,是战略上的严重失误 。稍懂三国史的人皆知,诸葛亮《隆中对》的决策是:待天下有变,益州和荆州两路大*同时北伐,一攻宛洛,一攻长安,使曹魏首尾不能兼顾 。而关羽所率领的荆州*仅是蜀汉的偏师,在益州主力*没有出动的情况下,以偏师攻击强大的曹魏,无疑是极大的冒险 。况且此时孙刘两家在外交上已呈破裂之势 。若不是曹操进兵攻打汉中,建安十九年,刘备和孙权为争夺荆州已几乎诉诸武力,刀兵相见 。关羽出兵攻襄樊,荆州城防必然空虚 。在此情况下,当然要防范孙权在背后捅上一刀,趁机偷袭荆州,诸葛亮一生用兵唯谨慎,且十分重视孙刘联盟的动态,难道他会掉以轻心!关羽虽为荆州*的主帅,但没有刘备的命令,关羽是不敢擅自进兵的 。诸葛亮明知关羽北伐的条件不成熟,且同自己《隆中对》的战略决策相违悖,为何不尽做*师的职责,力加劝阻,此其疑点之一也 。
【诸葛亮借刀关羽原因:他成了联吴抗魏绊脚石】襄樊战役开始后,曹操极为重视,坐镇洛阳,日夜同司马懿、刘晔、蒋济、桓阶等心腹谋士分析“敌情”,商量对策 。并不断调动其最精锐的部队及猛将增援樊城 。据笔者爬梳史料,发现曹操前后共派出五批援*:第一批是于禁、庞德等率领的七*;第二批是徐晃的精兵;第三批是徐商、吕建的部队;第四批是殷署、朱盖的十二营;第五批是把曹操手中最精锐的王牌*——张辽的部队,从与孙权对垒的合肥前线调来增援曹仁 。即便如此,曹操还不放心,为取得压倒性优势,曹操还亲率十余万大*屯驻于离襄樊不远的摩陂(今河南郏县),以便随时增援 。由此可见,为了对付关羽,曹魏方面已经实行了全国总动员 。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和强烈反差的是:蜀汉方面却丝毫没有作出任何反映,采取任何*事部署 。据《三国志·甘宁传》载:“羽号有三万人” 。关羽以区区三万之众,既需留一半兵力于后防基地,防守荆州,又要攻取曹魏*事重镇襄樊,真乃捉襟见肘,其艰难自不待言 。由于关羽兵微将寡,故在八月“汉水暴溢,樊下平地五六丈”的有利条件下,都不能攻克樊城 。及至曹操各路援*云集襄樊时,关羽*已处于绝对的劣势 。或许有人会认为,诸葛亮并非是神人,亦难以预料吕蒙会偷袭荆州,故不给关羽增派援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