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交互设计史:回归人性,重拾质朴( 二 )


世界上首个图形用户界面来自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施乐(Xerox)公司帕克研究中心(Palo Alto,简称 PARC),实际上现如今大家都耳熟能详 PARC 和的发展史以及世界上首部个人计算机施乐奥托(The Xerox Alto)的故事,就连比尔·盖茨和史蒂夫·乔布斯都是当时施乐的粉丝,这两位计算机巨头偷师学艺施乐并最终成就了两个为大的公司微软和苹果(如若不信,请翻阅《书呆子的胜利-微软发家史》) 。施乐的首台个人计算机(PC)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基础,从网络办公室、写字板、图标、菜单再到电子邮件(数不胜数)都深受 PC 鼻祖施乐的影响 。可以说施乐在图形用户界面以及「桌面比拟」( )的引入开创了现代计算机的先河 。
图示:1979 年施乐个人计算机用户界面同苹果 1984 年第一代个人计算机用户界面的对比
可以说施乐将计算机中那些只有技术宅才能理解的晦涩抽象工具形象化地处理成小孩子都能理解并掌握的图形化界面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桌面比拟」将抽象的数字世界「翻译」成具体的图形 。现在的我们早已理解如何去进行计算机操作,比如文件、文件夹、回收站 。剪切和粘贴等等 。这些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之前还挺抽象的概念现如今已经成为我们现代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说起来都有点不可思议,笔者有的时候竟然对真实的照片文件进行剪裁和缩放操作,现如今高度发达的图形化界面真的是模糊了虚拟和现实世界的界限 。
交互式设计的迷失和顿悟
实际上我们可以在很多国家和地区成百上千的人群中去展开调研,来了解人们是如何去关联这些工具 。我们当然可以从这些特定的调查个案中找到一些有用、可用且令人满意的结果 。但是对于笔者而言,看着 6 个月大的儿子独自玩耍的过程就十分具有启发性 。小孩子更喜欢有触感的实体物件和动作,比如点击、扭曲、泡沫包装、铃铛和块状玩具 。
即便是对于成人而言,使用走在人类科技发展最前沿的极其复杂的设备,最好的微交互还是那种直接的、人性化、实体化且符合人类感官逻辑的(谷歌的UI 就恰如其分地掌握住了这种微妙的平衡) 。人类如何感触和理解周边世界万物当然是根本,但仍不要忘记交互式设计也是在创造一种全新的体验,无论是在零售、数字还是消费电子领域 。
创新设计人员应该具备将事物简明扼要且清晰明了地展现出来的能力,而非仅仅是解决各种问题 。最终,我们将这些交互「翻译」成人性化、感官的、情绪化和功能性的表达 。听起来简单,但要真正实现可不简单 。动辄放出「加一块触摸显示屏」是很简单,但是这中间缺失了根本意义上的重回质朴的创新交互设计精神内核 。
尽显多余的触摸设计
现如今满城尽是触摸屏,很多地方本不应该采用触屏设计 。即便是特斯拉汽车公司极具人气的创新设计师在 Model S 车型上也剑走偏锋,忽视了传统驾车体验的潜能 。就笔者而言,更愿意重新设计 Model S 的中控台,将那个超大尺寸的类似于 iPad 的控制触屏扔出车外 。窃以为触屏控制在驾车操控的便捷性、安全性和稳定性上都无法比拟传统的物理实体按键 。
当然我们无法在任何单一环境中都依赖施乐 PARC 式的比拟设计思路 。交互设计师们必须再三评估数字交互和模拟交互的设计权衡 。将一个巨大的触摸显示屏置于汽车中控台并将几乎所有汽车的操控都整合其中,但在这种交互设计的「翻译」过程中,用户又失去了一些东西 。在触摸屏操控的确炫酷,但这东西吸睛度太强,别忘记你是在开车,用眼睛来观察路面情况 。出于安全因素考虑,感官上的满足也不足一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