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城楼,最初是什么? 中国之最天安城门

天安门的景象,在视频里看到的太多,但都不及现场看的震撼感 。它庄严威武,气势非凡,是无数中华儿女心向往之的地方 。
北京的天安门城楼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它原名为“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最早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时,以南京皇宫为模板再建的皇宫正门 。
南京明故宫模型
由牌楼变成宫殿
1402年明成祖朱棣即位,之后,就一直考虑着迁都,并为之筹备物资、开凿运河十多年,直到1417年,迁都正式动工,被征召的全国各地工匠开始陆续前往京城 。
当考虑到京城的皇宫建造,明成祖朱棣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蒯福,因为他参与过南京皇宫的建造,“能大营缮”;他还为“木工首”,手下有个“香山帮”,汇集了泥水匠、漆匠、堆灰匠、雕塑匠、叠山匠、彩绘匠等各种建筑工种,个个还都很厉害 。后来,蒯福年纪大了,儿子蒯祥接班,同样是技艺高人,子承父业,也成了“木工首” 。
明成祖朱棣
蒯祥前往京城,第一项任务就是根据皇帝的旨意,设计和建造皇宫正门——承天门,也是公认的天安门城楼的设计者 。
据记载,在施工前,蒯祥对于承天门的设计,结合了江南建筑艺术的风格,采用苏州彩画、琉璃金砖,使殿堂楼阁显得富丽堂皇;经过了精通尺度计算,建造中的承天门,位置、距离、大小尺寸,与设计图分毫不差;经过了用料、施工等方面的精心筹划,承天门关键的榫铆运用,在建筑主柱和横梁之间也十分合理、准确和牢固 。
明人绘《明宫城图》 身着红袍者为大明永乐年工部侍郎蒯祥
经过了4年努力,承天门在1421年竣工 。当时的承天门为黄瓦飞檐三层楼式的五座木牌楼,外形与今天的天安门大致相仿,牌楼正中悬挂着“承天之门”的匾额,沿用唐代皇城正门旧称“承天门”,但规模较小,这就是最早的天安门 。承天门建成一年后,明朝的首都正式迁往了北京 。
【天安门城楼,最初是什么? 中国之最天安城门】1456年,承天门遭雷击被焚毁 。1465年,承天门再次重建,并在原来的建筑基础上加以扩大,形式上也由开始原来的牌楼,改制成了宫殿的式样 。
由“承天门”改称“天安门”
1644年,李自成占领北京,承天门毁于战火 。第二年,清顺治皇帝下旨,再次重建,6年后竣工,改称天安门 。
1651年“承天门”改建后称“天安门”
大清朝为什么把“承天门”改称“天安门”?原来,满清封建贵族入主中原后,当时接连不断地反清斗争危及着满清封建贵族的统治,所以清代统治者特别注重“安”与“和”的策略,以求统治的“长治久安” 。如清代紫禁城内“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改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即取内宫平稳之意 。而“承天门”改为“天安门”,既涵盖了“承天启运”的命名意旨,又纳入了“安邦治国”“国泰民安”的思想 。当时的天安门,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有汉白玉石的须弥座,城楼上的匾额上还刻有满、汉、蒙三种文字,并按满语语法直译为“天安之门” 。
之后,天安门在康熙年间又经历了两次较大规模的修缮,作为皇帝的家门口,门洞数为五个,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而皇室亲王、封疆大吏和藩属国国王家的大门,都只能有三个 。这五个门洞,中间最大的只有皇帝能走,两侧稍矮的门洞供宗室王公使用,外面两侧的门洞则供三品以上官员通行 。
明清期间,天安门是皇帝登基、皇后册封而颁诏天下的地方,是皇帝大婚等重大庆典活动的地方,也是皇帝出征、赴太庙祭祖的必经之路,但对于老百姓来说,这里一直是“禁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