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学( 四 )

茶学
文章插图
茶学 隋唐五代这一时期出茶书13种,现存4种,以陆羽的《茶经》最着名,开创了茶书的先河,并且水平极高 。它全面总结了唐代及以前有关茶叶的知识与经验,生动地描写了茶叶的生产、品饮、茶事,深化和提高了饮茶的深层的美学和文化内涵,被称为古代茶事的百科全书 。《茶经》以后又有裴汶的《茶述》、张又新的《煎茶水记》、苏庚的《十六汤品》、温庭筠的《採茶录》,但大部分是专题性论述 。如张又新的《煎茶水记》主要讲泡茶用水 。宋元两代这一时期出茶书31种,现存12种 。总览其书,特点是地域性和专业类的茶书多 。除《大观茶论》和《补茶经》外,有14种属这两类 。如《北苑茶录》是专讲建安茶的,《茶具图赞》是专讲茶具的 。这时期的茶书以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最为着名,是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300多个皇帝中惟一一个写茶书的人 。宋代斗茶成风,《大观茶论》中详细记载了程式繁複、要求严格、技巧细腻的斗茶 。除《大观茶论》,还有丁谓的《北苑茶录》、蔡襄的《茶录》、沈括的《本朝茶法》、唐庚的《斗茶记》、桑庆的《续茶经》等 。明代明代是中国出茶书最多的年代 。250年间出茶书68种,现存33种 。明代是“开千古饮茶之宗”的改革发展时期,特别是废团茶、倡散茶的改革,对中国的制茶发展、名茶生产有很重要的意义 。改革呼唤茶人写出适合时代需要的茶书 。明代茶书有三个特点:一是重视前人成果的继承和发展,也注重收集前人的资料,如朱佑槟的《茶谱》就是收集前人论茶之作,屠本的《茗芨》就是摘录陆羽《茶经》、蔡襄《茶录》等十几种茶书编成的 。林大绶则把张又新的《煎茶水记》、欧阳修的《大明水记》及《浮槎山水记》等编辑成《茶经水辨》;二是有些茶书另闢蹊径,标新立异,对前人的茶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如朱权的《茶谱》,就反对蒸青团茶掺以诸香,独倡蒸青叶茶饮法 。三是修改删节前人的典籍比较多 。如,喻政的《茶书全集》就是编辑增删了别人的茶书彙编而成的 。总之,明代的茶书是抄袭与创新融会在一起,与时代紧密结合的 。清代清代的茶叶生产、品饮大都沿前代,无多大创新 。因此茶书不多,有也是摘抄彙编性的多 。清代共出茶书17种,现存8种 。清代茶书虽少,但有三点值得注意 。一是程渝的《龙井访茶记》,专记龙井茶的产地、採制等 。这是最早专记龙井茶的书 。二是程雨亭的《整饬皖茶文牍》,详细记载了清末外销出口茶叶的“着色掺杂”以及进口茶机、改良茶叶品质的一段史实,是第一手资料,很有时代特色 。三是陆廷灿的《续茶经》,洋洋10万字,列出茶书72种,为古代茶书之最 。清代以后从最后的一代封建王朝灭亡到现在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1912年到1949年 。这37年间,由于战乱,民不聊生,茶园凋零,茶文化陷入低潮,仅出了10种书 。其中一本还是翻译美国人威兼·乌克斯的《茶叶全书》 。值得一提的是,这10本书中就有3本是当代茶圣吴觉农亲自写的,他还组织翻译了《茶叶全书》 。二是新中国成立到现在,这一时期茶文化开始恢复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茶文化空前繁荣,成为中国历史上茶学发展的最好时期 。这55年间据不完全统计共出茶书600多种(包括港台出版的茶书),体裁多样,内容丰富 。涉及教育、食品、医药、伦理、哲学等多方面 。综上所述,中国茶书隋唐五代出版了13种;宋元出版了33种;明代出版了68种;清代出版了17种;现当代出版了600多种;共740种左右 。二、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茶书经典唐代,介绍《茶经》、《煎茶水记》 。宋代,介绍《大观茶论》、《茶录》 。明代,介绍“四书”(即《茶录》、《茶谱》、《茶疏》、《茶解》)中的《茶疏》 。清代,介绍《续茶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