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90后毕业即创业,与人工智能时代同发展|“20年?奋斗人生” 中国十大创业青年

“90后”陈宇恒赶上了刚刚好的年代——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 , 儿时记忆无关创业维艰而是互联网的神奇 , 少年时期以蓬勃的好奇心进行专业探索 , 青年时期有机会选择投身实践 。如果从清华大学本科毕业时没有选择成为商汤科技的003号员工 , 他有可能就职于一家日本游戏公司或者赴美留学 。在陈宇恒的记忆里 ,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一届的本科毕业生有大概150人 , 填写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不超过五个 。
“从0到1” , 是他编程中计算机处理器一次基本工作状态的切换 , 也是他毕业就创业时选择加入一家连名字都未起好的公司到香港上市成为“AI第一股”的经历 , 更是他从003号员工成长为200人的技术管理者过程中对人工智能在国内快速发展的见证 。
过去的20年 , 互联网的普及成就了个人兴趣对天赋的激发 , 时代机遇也加持了他的职业生涯 , 正是这样无数个体的职业轨迹交汇而成历史前行的脉络 。
从兴趣出发 , 毕业就创业
上小学的陈宇恒还不知道什么是第一次互联网泡沫破裂 , 但他记得在家里第一台386电脑上体验到一只小乌龟根据电脑上输入的指令自由移动带来“纯粹的、创造的快乐” 。
等到他在大学里和对门宿舍的同学参加机器人足球世界杯时 , 他们依靠摄像头识别球门和足球的位置 , 控制1米多高的机器人完成射门 , 把“极客精神”提升到了新高度 , “从最底层的一行代码到你构建出来用户可用的软件系统 , 全部没有实体 , 是纯粹人类思想智慧的产物”。
2013年 , 陈宇恒从清华大学本科毕业 。机器人大赛时的同组成员拉他入伙创业 , 初创公司的前三号员工就这样聚齐了 , “公司刚好在清华门口租了个房 , 挺近的 , 懒得折腾” , 就这样有些懵懂地开始毕业即创业 , 开始了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领域的探索 。
“早上开会把沙发收起来 , 屋子就是会议室;晚上睡觉就把沙发拉出来 , 就是卧室 。”这是包括商汤科技董事长兼CEO徐立在内的几位联创和早期员工的共同回忆 。他们就像换了个大学宿舍 , 晚上代码写到两三点 , 早上十点、十一点才起床 , 为了开会还买了一台电视用来投屏 。
八年后 , 徐立在上市致辞中这样调侃:“要说最初公司有什么特别吸引这群年轻人的地方 , 那可能就是从床到办公桌只需要7秒时间 。凝聚大家的是心中那一团火,对原创技术的坚持,对改变世界的热望 。”
也是在那里 , 他们见到了商汤科技的第一个投资人 。“我们还在睡觉 , 接到电话说投资人要上来了 , 大家赶紧把被子、枕头塞到沙发床底下 。”来者是IDG投资人牛奎光 , 陈宇恒觉得吸引投资人目光的倒不是那张蓝色的宜家沙发床 , 而是屋里的二次元壁纸 , 因为他说:“你们喜欢二次元的一般写代码好像都挺牛的” 。
彼时 , 中国互联网 商业模式的造富浪潮开始 。根据CVSource投中数据终端显示 , 就在商汤科技正式成立的2014年 , 互联网行业融资案例584个 , 其中披露金额的61.13亿美元 , 同比增长131.74%;互联网IPO15家 , 募集金额285.76亿美元 , 出现了2011年以来的一次高峰 。
从兴趣出发 , 顺势而行、随心而动让陈宇恒在“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之际站在了时代前沿 。风口不是追的 , 是向前奔跑时 , 恰巧“好风凭借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