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中国最北,真的会幸福一辈子 北 中国之最历史文案

打卡祖国最北端,隔江遥望异域风情;俯瞰龙江第一湾,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欣赏鄂伦春族老人用桦树皮制作的工艺品,感受世代相承的独特传统手工技艺;走进“五·六”火灾纪念馆,聆听“火”的教训……8月7日至8日,由中国旅游报社、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大兴安岭地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加格达奇区人民政府、加格达奇林业局承办,大地风景文旅集团支持的“2022美丽中国行?一路向北 畅赏龙江”采风活动走进漠河市、塔河县,感受中国最北端的独特魅力 。(中国旅游报通讯员 张磊)
采风团合影丨卢刚 摄
高高的兴安岭 住着勇敢的鄂伦春
中国旅游报采访人员 邓敏敏
在大兴安岭,有这样一条历史上有名的“黄金之路”,它既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的淘金人的梦想 。历史上的“黄金之路”起源于墨尔根,穿越大兴安岭的北端,直达漠河的洛古河,长达1000公里,设置33个驿站 。大兴安岭境内有23个驿站,塔河县境内共6站,即十八站至二十三站 。
8月8日,我们到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的时候,天色已经有点晚,又下着蒙蒙细雨,穿着薄羽绒都觉得有点儿凉,很容易让人忘记现在还是处于三伏天 。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位于大兴安岭主脉东南部,古驿道黑洛线400公里处,隶属于塔河县,始建于1953年,是全国22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 。十八站乡鄂伦春民族风情园无疑是亮眼的存在,这里既有如童话世界的十八站鄂族新村,又有可供游客住宿以及体验的各类场馆,新建的民俗博物馆更是让人可以徜徉在鄂伦春族的文化长河里 。
采风团合影丨卢刚 摄
在长期的狩猎生产和社会实践中,勤劳智慧的鄂伦春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传统技艺、口头创作音乐、舞蹈等 。其中包括鄂伦春桦树皮制作技艺、鄂伦春桦树皮船制作技艺、鄂伦春狍皮制作技艺等 。
桦皮船是鄂伦春族夏季渔猎生产、生活的必备交通工具,鄂伦春语称为“奥木鲁钦”,它就地取材,制作简便,以大兴安岭的障子松板条做骨架,以高寒地带生长的白桦树树皮为船体,然后用松木削成的木钉加固,全船不用一根铁钉 。成型后在接缝处涂抹松树油,经过烘烤,可达到密不渗水的效果 。桦树皮船形如柳叶,轻便快捷,携带方便,“陆行载于马上,遇水用之以渡”,为鄂伦春族世代相承的独特生产生活用具 。
曾经的狩猎生活丨大兴安岭地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供图
鄂伦春民俗馆的进门处就放了一艘长达10米的桦皮船,我们也见到了船的制作者郭宝林 。郭宝林今年76岁,他十几岁时便开始打猎,是大兴安岭呼玛河流域的最后一代猎人 。放下猎枪后,他成为在自家院落制作桦皮船的工匠,2012年,郭宝林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桦树皮制作技艺(鄂伦春族桦树皮船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
郭宝林和他的夫人戈晓华在既是住处又是家庭博物馆的家里接待了我们,和他们夫妻一起迎接我们的还有家养的一只小白猫,两位老人家亲切又健谈,家庭成员小白猫也很粘人 。“夏季在河里捕鱼、初秋在山林里打犴(驼鹿)、六七月份在河滩边制作桦皮船沿河漂流……那时的夏天我们就愿意在山里待着 。”回忆起往昔,两位老人满脸笑容,他们不仅回忆了曾经的狩猎生活,也感叹下山定居后的60多年时间里,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 。
郭宝林和他的夫人戈晓华丨大兴安岭地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供图
为了传承鄂伦春民族文化,郭宝林还会与戈晓华一起,通过网上直播来教大家说鄂伦春语 。戈晓华说,一般的上课时间定在晚上八九点,她在微信群里直播教学,老伴在边上指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