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80后奶爸:手到病除解决儿子的感冒发热


神奇80后奶爸:手到病除解决儿子的感冒发热

文章插图
简单认识下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的历史 小儿推拿是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绿色方法 。
早在2000多年前即有关于小儿推拿的论述。1973年中国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即有这方面的描述;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法中介绍了捏脊法;唐代《备急千金要方》中有膏摩防治小儿疾病的方法;宋代《苏沈良方》记载用掐法治疗脐风撮口等证 。明清时期,推拿疗法在儿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发展成为小儿推拿专科,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专门体系 。
小儿推拿的适应范围 近些年,随着抗生素、输液等小儿过度医疗问题的出现,小儿推拿等绿色方法又开始流行起来,且大量的临床也证实,小儿推拿针对0-12岁年龄段的小儿感冒、发热、咳嗽、哮喘、泄泻、呕吐、食积、厌食、便秘、遗尿、夜啼、惊风、发育迟缓、免疫力低下等80%以上的常见问题,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和价值 。
小儿推拿的基本医理 中医讲,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使其对外界环境的被动适应性和依赖性,而小儿推拿能平衡人体阴阳,正确的方法推拿能起到双向调节作用,也就是启动了人体自我“调节系统”,“免疫系统”,“防御系统”,通过自身的调整而达到疾病痊愈 。非是小儿推拿能杀菌和抗病毒(如同西药一样) 。
生理上讲,稚阳未充,肌肤疏薄,易于感触;稚阴未长,脏腑娇嫩,易于传变 。简单来说就是:小儿的视力、听觉、脏腑、淋巴组织、神经放射等各方面发育都尚未成熟,所以反应比较迟钝,但惟独对触觉很灵敏,这就是小儿推拿有奇效的原因之一(西医也建议多给宝宝“抚触”,原理也类似于此) 。
小儿日常“感冒发热”的调理方法
当宝宝出现感冒症状时,可以先用小儿推拿的“四大经典手法”(近代小儿推拿大家孙重山倡导方法)给宝宝调理,这套手法具有疏风解表、舒缓头疼的作用 。无论是风热感冒、风寒感冒或是流感、病毒性感冒,使用这套手法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而当感冒且出现发热症状时,再加上清天河水,甚至退六腑、推三关等手法,则可以实现很好的退热效果 。综合起来,具体方法如下:
开天门 位置:天门穴又名攒竹,位于两眉中(印堂)至前额发际处,成一条直线 。
手法:施术者两拇指交替自下向上推(有时宝宝不太配合,或两手操作不太方便,用一个拇指连续上推也可以),如图:
次数:50-150下/次(0.6个月以内的宝宝);200-300下/次(0.6-2岁);300-500下/次(2岁-12岁),每天2-3次 。另外如果感冒程度严重,每次也可以多推100-200下 。
功效:“开天门”一般作为小儿推拿起式,含有天人相应、开经穴之意 。具有开经络、开穴位、活气血、调阴阳和祛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明目等作用 。针对风寒风热引起的风邪外感之恶风发热、头痛、身痛、无汗等症状均有良好作用 。此外,针对头面诸疾,如头昏、头痛、流涕、鼻塞、迎风流泪、眼屎多、赤眼等也有一定效果 。
推坎宫 位置:坎宫(眉弓)是眉头(或印堂/两眉宇中间)至眉梢延伸至太阳穴的一条弧线 。
手法:用两个大拇指的正面(拇指肚)从印堂穴沿着眉毛向眉梢太阳穴方向分推 。
次数:50-150下/次(0.6个月以内的宝宝);200-300下/次(0.6-2岁);300-500下/次(2岁-12岁),每天2-3次 。另外如果感冒程度严重,每次也可以多推100-200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