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尘封的真相:苏秦实际上为燕国的间谍?

苏秦再次踏上谋取功名的道路,就是从燕国开始的 。战国时期,燕与齐是邻国,燕弱而齐强 。长期以来,燕国深以齐国将战略矛头对准自己为忧 。公元前314 年,齐宣王乘燕国内乱大举发动进攻,燕*几乎覆灭 。公元前311年,燕昭王即位 。他处心积虑要报这深仇大恨,踌躇满志的苏秦恰在此时来到燕国 。一个有国仇家恨,另一个有宏图大志,两人一拍即合 。苏秦打动燕昭王的是他“谋齐”的策略,而燕昭王打动苏秦的则是他的知遇之恩 。苏秦并且自愿冒险赴齐国活动,自此开始了他长达16年的间谍生涯 。
这时候的齐国,由湣王执政,实力非常强大,并同赵国保持着密切的盟友关系 。故此,燕昭王授予苏秦活动的战略方针就是“大者使齐毋谋燕,次可恶齐赵之交”,使得齐国不再将战略矛头指向燕国 。所以,苏秦到达齐国之后的第一步棋便是破坏齐、赵之间的关系,第二步棋便是使齐国“西劳于宋,南疲于楚”,使齐国在攻打楚国的过程中逐步削弱自己,并在攻打宋国的过程中得罪其他几个对宋国虎视眈眈的大国,在四面树敌的同时,使得自己(齐国)陷入危难的败局 。
苏秦于公元前300年奉燕昭王之命第一次来到齐国 。据唐兰推测,这次苏秦可能是以人质身份去的 。不过,这次的出行准备显然不是非常充分,苏秦此次赴齐似乎未能取得任何成果就回来了 。既然是人质,他可能无法获得面对齐王的机会,所以没有办法逞口舌之能,也没机会把自己的行间谋略充分施展出来 。这可能是苏秦此次行间失败的主要原因吧 。
网络配图
公元前296年,燕昭王由于报仇心切和错误估计形势,迫不及待地发动了对齐的战争,大败而归 。苏秦非但未能及时劝阻,并且迫于两国交战的形势匆匆地返回燕国 。苏秦回到燕国之后,一直等待着合适的时机再次赶赴齐国从事间谍活动 。没想到这一等就是8年 。
面对齐王,苏秦终于可以尽情施展其出众口才 。苏秦首先告诉齐王一个惊天谎言,他说,韩赵魏三国都希望同燕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齐国,而燕国拒绝了 。本来列国之间就是互相利用尔虞我诈的,有这种事情发生也不足为奇 。所以齐王听到这些,也就相信了,马上也对燕国派来的这位使者另眼相看 。苏秦看到有机可乘,便立即不失时机地向齐王献上50辆战车,齐王收到礼物当然更高兴 。高兴之余,齐王甚至就秦国邀其共同称帝的事,向苏秦征询意见 。
当时列国争霸的形势是,齐、秦实力最强,一个在东,一个在西,属于一流的强国,而韩赵魏等其他国家则只能属于二流 。所以,秦国的意思是让齐国称“东帝”,而自己则称“西帝” 。这当然是秦国的一个策略 。秦的真实意图是,在先不得罪这个强大的齐国的同时,借机把其余的小国吞并 。对于齐国来说,秦国的这一策略其实也很对自己的*口 。苏秦却不希望齐国的日子好过起来 。他的任务是让齐国同韩赵魏的关系继续恶化下去,如能再同秦国交恶就更好不过了 。所以,苏秦对齐王说,秦王劝您称帝是希望把您树为众矢之的,秦国的这个主意其实是一个巨大的阴谋,所以大王千万别去理会他们 。齐王认为很有道理,同时也更加觉得苏秦具有相当出色的战略分析能力,对他更加另眼相看 。
苏秦想方设法赢得了齐王的信任 。他告诉齐王,齐国的当务之急是发展自己的实力 。他极力怂恿齐王攻打宋,把宋国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大大吹嘘一番 。齐王对扩地争利当然非常感兴趣,终于被苏秦说动,于是发兵攻宋 。宋国虽然是三流小国,但由于地处大国夹缝之中,所以必然地牵动着各方的利益 。齐国要攻打宋国,秦国第一个不答应,马上就派人前来劝阻 。但此时的齐国在攻宋的战场上正取得节节胜利,哪里顾得了这些 。故而,齐在攻打宋国的同时,一面必然地与秦、楚等国关系越来越差 。这时的齐王被眼前的利益牵着*子,被苏秦的“好话”堵着耳朵,而在一条通往深渊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