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斯·雅各布·贝采利乌斯这对夫妻后来没有孩子,他们就把学生当孩子养 。这些学生中有好多日后成了杰出的化学家,例如第一个合成尿素的维勒(Wohler)、在铁矿中发现新元素锂(lithium)的亚维森(Arfwedson)、发现新元素钒(vanadium)的沙弗斯顿(Sefstrom)、发现新元素镧(lanthanum)的孟珊乐(Mosander)、发现新元素鈥(holmium)与锰(thulium)的尼尔逊(Nilsson)等 。贝采利乌斯写道:在我的眼中,学生比任何成就更重要 。至于我,我只要睡醒时看到头上有天花板,脚下有地板就满足了 。贝采利乌斯晚年时,在瑞典皇家科学院发表的最后一次演讲说道:我对上帝充满了感恩,我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一个男人 。他死于一八四八年八月七日 。由于长期紧张地工作和经常接触有毒化学药品,贝采利乌斯的健康遭受很大损伤,积劳成疾,于1848年8月7日,在斯德哥尔摩病逝,享年69岁 。瑞典科学院和瑞典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研究领域
文章插图
永斯·雅各布·贝采利乌斯①在发展原子论方面,永斯·雅各布·贝采利乌斯认为,为了确立原子学说首先应以最大的精确度测出儘可能多的元素的原子量 。1814年他发表了包含41种元素的原子量表,1818年增加到45种元素,1826年增加到50种元素 。后一张表实际上同现在的数值一样(除了硷金属和银的数值是现代数值的2倍) 。他发现了几种新元素:铈(1803)、硒(1817)、钍(1828) 。他还提出了新的元素符号体系,沿用至今 。②在电化学方面,永斯·雅各布·贝采利乌斯1814年提出了电化二元论:化合物都是由两种电性质不同(即带正电荷和负电荷)的组分构成的,开创了对分子中各原子间相互关係的探索 。在研究金属和非金属的特性,以及解释无机化合物性质和製备过程方面获得成功 。③在有机化学方面,永斯·雅各布·贝采利乌斯在1806年最早提出“有机化学”这个名称 。他发现了外消旋酒石酸,并由于它与酒石酸有相同的化学组成,但有不同的物理性质而认识到同分异构现象,并命名 。1835年他发现了催化作用,并命名 。④在分析化学方面,永斯·雅各布·贝采利乌斯创始了重量分析 。永斯·雅各布·贝采利乌斯最早分离出硅(1810)、钽(1824)和锆(1824);详尽地研究了碲的化合物(1834)和稀有金属(钒、钼、钨等)的化合物 。他大大改进了分析方法(使用橡皮管、水浴、乾燥器、洗瓶、滤纸、吹管分析)和燃烧分析方法(1814) 。元素符号
文章插图
永斯·雅各布·贝采利乌斯贝采利乌斯在化学领域中影响最大的,是他首先倡导以元素符号来代表各种化学元素 。他提出,用化学元素的拉丁文名表示元素 。如果第一个字母相同,就用前两个字母加以区别 。例如:Na与Ne、Ca与Cd、Au与Al……等 。这就是一直沿用至今的化学元素符号系统 。他的元素符号系统,公开发表在1813年由汤姆逊主编的《哲学年鉴》上 。一年以后,在同一刊物上,他又撰文论述了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他把各种原子的数目以数字标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 。例如CO2、SO2、H2O……等等 。贝采利乌斯关于元素符号及化学式的表示方法,远比道尔顿等人以往用小圆圈表示的方法简便、明确,因此,很快地就被科学界接受了 。同分异构
文章插图
永斯·雅各布·贝采利乌斯贝采利乌斯还是开创有机化学研究领域的杰出化学家 。1814年贝采利乌斯通过精确的实验证实,有机物也遵守定组成定律 。这就开始了对有机物的深入研究 。他最早引用了“有机化学”概念 。但由于当时科学条件限制,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只能是从天然动植物有机体中提取的有机物,即只能从有机物製造有机物 。这给了人们一种错觉,似乎有机物均属“有生机之物”或“有生命之物”,并只有在一种非物质的“生命力”的作用下才能形成,而不能在实验室里用化学方法合成 。显然,这种“生命力论”及贝采利乌斯的电化二元论,都束缚了有机化学的发展 。但是,当1828年维勒人工合成尿素之后,贝采利乌斯受到极大启发,他想到自己也曾发现过雷酸银和氰酸银,这是两种组成相同而性质不同的物质,当时误认是由于实验误差造成的 。在维勒之后,他发现酒石酸和葡萄酸也有类似情况,于是他认为必须提出一个新概念 。他说:“我建议把相同组成而不同性质的物质称为‘同分异构’的物质” 。同分异构现象的发现以及从理论上的阐明,是在物质组成和绪构理论发展中迈出的重要一步,它开始了分子结构问题的研究,促进了有机化学的发展 。电化二元论关于化学亲合力的研究,使贝采利乌斯建立起电化二元论的学说,贝采利乌斯早年对电解过程做过仔细考察,特别是电解槽两极的电荷相反,电荷之间的吸引和排斥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促使他决心套用电学的上述观点来分析化合物组戌和化学反应的机理 。经过更多的实验考察后,他于1811年,从电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个被认为更合理的化学亲合力理论,即他的电化二元论 。他根据电学中的二元性和实验证明的盐能被电流分解为硷和酸的事实,把酸硷的概念与电的极性联繫起来,认为硷是由金属的氧化物形成,它带阳电:非金属的氧化物带阴电,能形成酸,在这两种氧化物之间,也有引力在起作用,相互作用的结果形成盐 。例如氧化钙带阳电,二氧化碳带阴电,二者相互作用时形成碳酸钙 。然后他又将这种极性推广到元素上面,他构想,每个原子都带有正负两种电荷,氧是负电性最强的元素,钾是正电性最强的元素,其它元素按其负电性(或正电性)的强弱介于二者之间 。元素间之所以能相互作用,是由于它们带相反电荷相互吸引 。例如负电性最强的元素氧被其它元素所吸引,从而同它们化合 。但是,这样形成的氧化物却不是中性的,它们也带电 。因为不等量的电荷是无法完全中和的 。因此,如前所述,金属的氧化物带阳电,非金属的氧化物带阴电 。按照贝采利乌斯的假定,贝采利乌斯总是带电荷的,即使化合以后仍带电荷,物质相互作用的亲合力就是电的吸引力 。把电看作是物质粒子的本性,这种认识比戴维只停留在表象的认识深刻得多 。贝采利乌斯把物质的化学性和电性都统一在同一的物质属性内,通过物质的电性变化来认识物质的化学变化,把这两种变化有机地联繫起来,这是对化学物质、对化学过程的认识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发展 。电化二元论基本符合电解的实际过程,叉对使盐类结合、酸硷中和作用的亲合力概念作了较满意的解释 。这个理论简单明了,能说明许多化学现象,化学家们极易理解它 。所以这一理论很快成为赢得绝大多数化学家赞同的流行理论 。后来,随着有机化学的发展,特别是在研究取代反应中,电化二元论才逐步地显露出它本身的缺陷,受到了人们的批评,代之出现了新的学说 。测定原子量贝采利乌斯是当时最着名的分析化学家之一 。他在测定原子量时,把许多新的分析方法、新试剂和新仪器设备引进分析化学中来,使定量分析的精确度空前提高 。他对各种分析操作进行过细緻的研究与改进 。例如他曾指出,漏斗的锥角60度时过滤速度最快,而且滤纸不能高出漏斗,否则溶剂在滤纸边缘会很快蒸发,使沉澱难以洗净 。贝采利乌斯对矿物学做过长期系统的研究 。他在对矿物进行定量的全分析时,发现其中大部分是“硅质”(硅石) 。硅质与其他金属的氧化物绪合成化合物,就是矿物的主要成分 。贝采利乌斯把含有这种化合物的矿物,取名为“硅酸盐” 。并对各种硅酸按其组成做了分类,这种分类沿用至今 。1814年他发表了关于矿物新的纯化学分类法的论文,引起学术界极大重视,立即被译为英文和德文 。同时在矿物研究中,他还发现过一些新元素 。例如1803年发现铈;1817年发现了硒;1828年发现钍 。另外还发现了硅、鍅、钽、锗等等 。个人成就贝采利乌斯着有《化学教程》(2卷,1808~1812)和《电的化学作用和化学比例理论》(1814) 。贝采利乌斯还是一位化学教育家 。他十分重视化学人才的培养 。他曾编着化学教科书共三卷,于1816年初版后不久,即被译成法文和德文 。在贝采利乌斯生前,该书在瑞典曾印行过五版 。它是一部最完整、最系统和最通俗的化学教科书 。在长达30多年间,成千上万的青年化学家们都读过该书 。贝采利乌斯以其广博的知识和正确评价实验数据的洞察力吸引着科学家们 。他总是不断地改造旧方法,创造新方法,并且毫不隐瞒地把自己的所有成就都写迸教科书里,给青年学者们铺成了前进的坦途 。维勒等一大批化学家都曾师承于贝采利乌斯,他是当时国际上公认的化学权威之一 。主要着作1、《化学教程》2、《生理化学》3、《年度述评》4、《电的化学作用和化学比例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