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案》男主人公 李淳风


《卜案》男主人公 李淳风

文章插图
李淳风(《卜案》男主人公)【《卜案》男主人公 李淳风】李淳风,《卜案》男主人公,作者:小号鲨鱼,善于利用中国古典医学、术数学、方技侦神秘案件 。古怪角色,散漫,小气,经常在不恰当的时候开些无聊玩笑,偶尔堂而皇之占朋友一点小便宜,即所谓‘以君子风度行小人之事 。另一方面,他对自然万物以及人性保留着孩童一样的好奇心,喜欢追根求源找到其中深藏的因果,喜欢收集奇闻轶事并美其名曰人生乐趣……某种程度上,自然科学家和侦探确实有相似之处 。同时,这个人物有隐藏着的慈悲,这种慈悲不是拯救者自上而下的宽恕,却更多倾向于对人性感同身受的理解 。本质上他是相信人性的,相信其中“善”和“坚执”的那一面,而后以一种不那幺坚执的态度去化解 。这一部分属于儒家,外杨内儒,或许是合适的形容 。
基本介绍中文名:李淳风
外文名:Li Chunfeng
其他名称:酒肆主人、随意楼主人、青衫男子、主人、妖道/李兄(尉迟方称)、道之
登场作品:《卜案》
生日:602
性别:男
朝代:唐
角色设定编辑姓名:李淳风年龄:不详别称:主人(摇光称呼)、酒肆主人、青衫男子、随意楼李先生、李先生、李兄/妖道(尉迟方)、道之(玄妙观观主)身份:随意楼主人生活年代:唐代形象:此年轻男子眉目隽爽,额角高耸,容颜朗彻如玉,神色间颇有几分落拓之相 。此人外貌并无特异处,但眉眼修长、颈项修长、手指修长,以至于对此人的第一印象,便剩了“修长”二字 。性格:本身幽默风趣,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面上圆融和光,内里却是宁折不弯的傲拗(尉迟方语)朋友:尉迟方、玄妙观观主主僕:摇光爱慕他的人:拂云郡主作者介绍编辑笔名:小号鲨鱼性别:女身份: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天涯“闲闲书话”、新浪“金庸客栈”版主作品:出版有散文集《江湖歌者》短篇有《江湖味道 之 江湖馄饨担》、《江湖味道 之 且吃茶去》、《江湖味道 之 谁与同醉》、《江湖味道 之 食人》、《江湖味道之寂寞牛肉麵》、《江湖味道之二十四桥明月夜》、《江湖味道之大肚汉》、《江湖味道之春笋知时节》长篇玄幻小说《盗听狐说》,参与主编《无厘头丛书》,作品散见《今古传奇》、《读者》等杂誌,以及《深圳晚报》等专栏出版及发表文字总计80万字图书信息书名:卜案:大唐李淳风传奇作者:小号鲨鱼 着出版社:黄山书社出版时间:2009-3-1印刷时间:2009-3-1印次:1纸张:胶版纸页数:332ISBN:9787546102481开本:16开包装:平装字数:350000内容简介死人还能举刀杀人!一具本该停在灵堂中的尸体,却在众目睽睽之下向流民举起屠刀 。长安城外,一夜之间血流成河,杀人者正是七天前暴毙的神刀将——崔元启 。乱葬岗中隐伏玄机,“无头厉鬼”屡屡作怪 。明翠阁阁主精于琴艺,名噪长安,却几乎没人见其真容,阁中歌姬柳五娘行事怪诞,温柔乡里暗藏刀锋 。一时间,长安城中心人心惶惶,这诸多古怪是上天的不祥之兆,还是有人布下的大阴谋?目录序 长安城中的不靠谱青年第一卷 傀儡术第二卷 游侠令第三卷 铜钱记第四卷 天雷动第五卷 山鬼降第六卷 阳关谱编辑推荐拂去历史与传说的浮尘,破解鬼魅奇案,一场寂寞人生中的智力游戏 。唐初奇人李淳风,是预言天书《推背图》的作者,还是孤独的神探?悬疑迷案,光怪陆离,未卜先知! 天下霸唱、南派三叔联名推荐!唐初奇人李淳风,是预言天书《推背图》的作者,还是孤独的神探? 序言长安城中的不靠谱青年若有闲暇,不妨来说一个故事 。不涉及庙堂朝臣的惊心倾轧,也不描摹江湖帮派的殊死搏斗;抛开那些足以把讲述引入歧途的繁文缛节以及沉重到令人窒息的血腥气味,说一些即将消湮在发黄卷帙中的旧事和一名从容行走于浮世华光中的男子 。于是请出李淳风 。对此人兴趣源于五年前,某次翻检资料,看到了有关推背图的说法 。相信它的人视之为中国古代七大预言之首,道从唐至民国,千年朝代更迭、重大事件都可以在此图中找到端倪 。一时好奇,找来看了一下,大失所望:文辞粗糙、不古不今,多数是后世并不高明的伪作,所谓灵验,穿凿附会罢了 。置之不理,却记住了传说中推背图的作者:袁天罡、李淳风 。二人均生于唐初,彼此间一说是师徒,一说是对手 。再作考证,袁是道士身份,在正史中并未留下痕迹,虚构居多;倒是李淳风实有其人 。《唐书》记载,李为“岐州雍人 。幼爽秀,博涉群书,尤明天文、历算、阴阳之学 。贞观初,以驳傅仁均历议,多所折衷,授将仕郎,直太史局” 。这仍然是一个语焉不详的介绍,只是说明他当过唐太宗的太史而已 。真正令我感到惊讶的是他所做的事情 。首先,此人是一名数学家,是第一个推导出测量椎体体积公式的中国人 。我们所熟知的《九章算术》,正是由他注释,并成为当时的全国统一教材;其次,他是天文学家,在张衡浑仪的基础上发明了三辰仪 。至今于故宫保存的浑仪,便沿袭了他千余年前的规制;第三,他也是气象学家,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力定级的人 。在着作《乙已占》中,将风分为八级,被公认为气象观测技术规定最早的里程碑 。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其人涉猎学科之广、研究之深也令人咂舌 。倘若是西方人物,大约早已像伽利略、哥白尼一样编入了科学史,但中国古代对于格物致知的自然科学,大多抱有一种敬畏态度,以为与神、巫、术数之类有关 。因此,在民间传说中,李淳风被形容为似刘伯温、陈抟那样游戏人间的半仙或智者,能知过去未来,出入阴阳两界 。《太平广记》中,就有北斗七星幻化人形,被他识破的故事 。这也正是世人将六壬课术、推背图归于李氏名下原因所在 。之所以要不厌其烦地记下这些琐碎,其实是因为在这一系列故事中,对李淳风仍然採取了将错就错的误读 。这一点,大概是要对他说抱歉的 。说到底,我亦无此义务或意愿,要还他的本来面目,只不过借用这个游走于传说和历史之间,隐现在虚幻和真实边缘的人物,连缀几个发生在初唐时期的故事,当作寂寞人生的文字游戏 。拂去史书与传说中光怪陆离的浮尘,彼时的李淳风也不过是长安城中无所事事、有趣且无聊的寻常青年,偶尔一本正经,有时极不靠谱 。故事随意,人物随意 。写者随意,观者随意 。人物形象作者语:“李淳风是个古怪角色,我有时候觉得他可以算作一个第欧根尼,或称犬儒主义者 。散漫,小气,经常在不恰当的时候开些无聊玩笑,偶尔堂而皇之占朋友一点小便宜,即所谓‘以君子风度行小人之事’ 。另一方面,他对自然万物以及人性保留着孩童一样的好奇心,喜欢追根求源找到其中深藏的因果,喜欢收集奇闻轶事并美其名曰人生乐趣……某种程度上,自然科学家和侦探确实有相似之处 。同时,这个人物有隐藏着的慈悲,这种慈悲不是拯救者自上而下的宽恕,却更多倾向于对人性感同身受的理解 。本质上他是相信人性的,相信其中“善”和“坚执”的那一面,而后以一种不那幺坚执的态度去化解 。这一部分属于儒家,外杨内儒,或许是合适的形容 。”尉迟方语(书中):他深知自己这位朋友为人,面上圆融和光,内里却是宁折不弯的傲拗 。帝王之尊尚且不肯轻易投靠,更何况依附权门,与这些蝇营狗苟之辈共事 。传言(书中)传言这位酒肆主人医术如神,卜筮星相无所不知,甚至有起死回生的神通法力 。相关评价小号鲨鱼豆瓣书评三年三本书,这速度对于职业写手而言,实在够慢;但作为一个本职工作跟文字八竿子打不着的玩票分子,已经很满意了 。生命在文字中消磨下去,虽无意义,也不可惜 。名字是现成的介绍:唐朝历史背景,青年李淳风为主角 。没有玄幻成分,介于探案和传奇之间,六个故事,20多万字 。之所以採取这种写法是因为我没耐性写太长的篇幅,一个一个了结,比较有成就感 。此外就是小时候读过的《福尔摩斯》《亚森罗平》之类玩艺儿作怪,对这种主角固定的系列故事相当偏爱 。象是坐在车窗里看风景,列车飞驰,时间过去,景物轮替……而车中的人依然不变 。李淳风是个古怪角色,我有时候觉得他可以算作一个第欧根尼,或称犬儒主义者 。散漫,小气,经常在不恰当的时候开些无聊玩笑,偶尔堂而皇之占朋友一点小便宜,即所谓“以君子风度行小人之事” 。这些设定或许是为了和传说中那位道貌岸然的高人划清界限,但在我,却是一种恶搞自己笔下人物的本能 。此外,他对自然万物以及人性保留着孩童一样的好奇心,喜欢追根求源找到其中深藏的因果,喜欢收集奇闻轶事并美其名曰人生乐趣……某种程度上,自然科学家和侦探确实有相似之处 。当然这不是全部 。这个人物有隐藏着的慈悲,这种慈悲不是拯救者自上而下的宽恕,却更多倾向于对人性感同身受的理解 。本质上他是相信人性的,相信其中“善”和“坚执”的那一面,而后以一种不那幺坚执的态度去化解 。这一部分属于儒家,外杨内儒,或许是合适的形容 。至于故事,开始确实是想写成纯推理性质的,后来发现,这对于我难度大了一些,于是就变成现在这样有点推理有点探险性质的四不像 。传统小说中也有破案情节,但那些主角要幺尚方宝剑一举人人下跪,要幺飞檐走壁能人所不能 。这种当然也很过瘾,可是看多了,就不免想,如果一个人既没有显赫的权力,也没有高强的武功,仅仅凭着对世事多一些了解,多一些智慧,能否解决问题?这或许是写这个系列故事的初衷 。除此之外,对唐代的偏爱也是选取题材的决定因素 。作为作者,就拥有了把自己喜欢的历史人物随意拉进书中的特权 。这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写故事的乐趣,多半在此了 。情节并没有什幺特别之处,六个故事唯一的共同点在于,它们的结局都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圆满” 。这一点并非有意为之,而是不知不觉就写成了这样 。简单说来,《傀儡术》是关于执着的,《游侠令》是关于善恶的,《铜钱记》写命运,《天雷动》写抉择,《山鬼降》主题是爱情,而《阳关谱》,顾名思义,说的是离别 。——这样想来,还是脱不了“文以载道”的老毛病 。相比而言,最不满意第一个,因为刚开始动笔,人物都还没成型,又要加入场景环境的设定,顾此失彼,勉强修改成篇,却显得牵强 。如一个读者说的,故事刚展开就结束了,过于仓促 。其次是第五篇,想表达的东西太多,反而不够自然,结局没什幺说服力 。其他的,大概可以看看吧 。书写完了,一部分生命也就这样从字里行间耗去了 。倘若要说真实感触,只有茫然二字 。非人磨墨墨磨人,时光的魔力,胜过世间一切魔法 。如此夜,独坐看天孙 。流水浮灯惊一梦,清风逐浪已三春 。弹指付微尘 。声渐断,渐断渐销魂 。斯世常疑非吾世,此身或恐是他身 。谁问假与真 。(双调忆江南) 豆瓣书友:环佩空归 评———————————————2013.9.20修改——————————————————扳着指头数了数,李淳风恍然道:“六年?当真不知不觉 。”这是《卜案》天雷劫中,李淳风对玄妙观道人说的一句 。此时是2009年5月,旱情严重的太行山上终于雷声大作,顷刻暴雨如注 。倚床背,吃零食,喝茶——甚是不雅,用戏子饮场的方式喝的 。润毕嗓子,我也扳指头一数,不多不少,正是六年前,我挤进的金庸客栈 。自此,他们的言行思想他们的为人处事,对我影响甚深 。据说,那年已是客栈暮年,诸位豪杰正徘徊在门外,摸摸高挂的木匾抚抚门口的石狮,随后便将散去 。我还是触摸到了他们 。他们的爽利、桀骜、真性情、无厘头,甚至一些轶闻,他们会从懒洋洋的太阳下掀起衣角,摸出独门暗器 。无论散文杂文小说评论,无论绘画唱歌舞蹈跆拳道,谁也有几手 。《卜案》的作者小号鲨鱼,就是其中一个 。历数客栈出去声明显赫的人名单,论真才实学,她是一个让众男女都心服口服的一等一高手 。行文从容大气,人又博学雅惠 。“素有才名”这是本书作者简介推出的四个字 。绝无虚言 。我素来当託儿,但从来只托符合自己审美的性价比高的物件儿,便如一个孩子,得一宝,拿出来炫耀 。《卜案》写得好 。读毕,我欣喜她已老辣至此 。《卜案》是一本围绕大唐李淳风的传奇悬疑侦破书……实不知怎幺归类它 。作者以雄厚的知识面,将历史事件比如瘟疫旱灾突厥内乱宫廷之争等一一嵌合在文中,天衣无缝 。还将一乾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比如尉迟恭、玄奘、长孙无忌、李世民、红佛等用或多或少笔墨描写,并不是乾巴巴一笔带过,其中的玄奘出场不多,但是其表现是方正中见机智,可圈可点 。“说一些即将消湮在发黄卷帙中的旧事,和一名从容行走于浮世华光中的男子”,作者如是说,“拂去史书与传说中光怪陆离的浮尘,彼时的李淳风也不过是长安城中无所事事、有趣且无聊的寻常青年,偶尔一本正经,有时极不靠谱” 。这个李淳风便以这等惫怠顽劣面目出现,却又身怀绝技——这似乎就是客栈众人当年追求的境界 。她甚至是有些刻意地描画着李淳风的古典式玩世不恭,游手好闲、性情古怪,但言行又隐隐透出对人世认知的哲理 。他确实是栩栩如生的“有趣且无聊者” 。也满足了我们的英雄主义情节——他太能四两拨千斤了 。至于第二主角尉迟方,就是个武艺高强有点鲁莽有点好色又正义当胸坐的汉子了 。值得表扬的是另外一个人物,李淳风的管家摇光,一个十四、五岁少年老成的孩子,会算计会嘲讽会小心眼会害羞,被勾勒的非常成功 。而那些夹杂其间的景物、打斗和日常生活的动作场面、人物心理的描写,都已臻于完美 。遣词造句文雅优美,人物对话契合身份,其间囊括的小小插曲,比如硝石祭祀巫术几乎没有破绽——欢迎大家反覆阅读鸡蛋里头挑骨头 。我挑的骨头是,那些男人的外貌行为都是详尽有特色的,唯独每篇的女主角比如拂云郡主和红佛等,比较单薄且重複,都是白衣胜雪,气度高贵从容磊落 。大抵她们该是这样,大抵作者心中的女子更该如此 。在我们的心目中,小号鲨鱼也是此类女子 。可事实上,她与我一样,沉迷于到处淘衣扮靓——这更让人觉得,世间灵气地气怎幺都她独占了,简直是将男女性格中的豪迈与娇媚兼备的一家伙 。但她这等好处,又不让人生出疏离之心,唯觉亲切耳 。实话说,她这本是我勒索来的 。到手一看,“赠梅”俩字刚劲有力,显得用心至极,而她自己的落款却潦草散漫,粗看像“岳鱼鱼” 。她就是这样的人,对友真心实意,对己漫不经心 。若你常看我写字,必和我审美同步,那幺,我告诉你,《卜案》是本仅在案情的扑朔迷离上次于《狄公案》的书——这点革命尚未成功,小号尚需努力 。但一个青年女子能有如此造诣,实在是让人忍不住想让她请客 。确实,从《江湖歌者》到《盗听途说》到如今,她已是会当凌绝顶的一个姑娘了 。不知道是否故意,《卜案》分为六章六案,把最为悽美的一案放在了最后,故事中的女子为义慷慨赴死之际,因为情郎认错人而凄婉的说了句“若你叫的是我的名字,那该多好”,令人戚戚然惶惶然黯黯然 。恰如李渔所说,如果完全摒弃情慾,那就成了天地万物生机盎然,唯人老气横秋了,所以不能让无情成为我们的灾害 。于是,世间万物,为情而生 。于是,便用情结尾 。“结局已定,记得还是忘记,十年还是百年,都没有分别了 。”欸乃一声 。结局清朗,对或者错,记得或者忘记,真不重要了 。作者推论在网上查到了全文,甚喜 。(怕不通过,地址略,有兴趣请看资料连结)中文百科中关于它的词条中提到,书中还保存有作者早年所撰《乙巳元历》的若干资料,这句话是错的 。《乙巳元历》作者是唐中宗时期的南宫说而不是李淳风,所用原理类似后者的《麟德历》,成书时间为公元705年,同是乙巳年,比起《乙巳占》整整晚了一个甲子,且用了没几年就被淘汰,不可混为一谈 。将书名为乙巳占,一是因为成书之日为贞观十九年,即公元645年,岁在乙巳,二是因为那年冬至出现了五星联珠、日月合璧的异象,且为李氏预测到了,因此命名,以作灵验之证 。看皕宋楼主陆心源的重刻序,说道这本书散佚已久 。乾隆编四库全书时曾全国徵集,没能找到 。于是查了一下,却在《四库总目提要》中发现另一本书:《乙巳占略例》,全十五卷,为两淮监政采进本 。旧本题为唐李淳风撰,但在当时已指认为伪书 。“检《永乐大典》,绝无一字之徵引,可知明以前无此书矣 。钱曾《述古堂书目》始以《乙巳占》、《乙巳略例》二书并列,而又不言其所自来 。考朱彝尊《曝书亭集》有《乙巳占》跋,是其书近时尚存,今特偶未之见耳 。……且所占至于天宝九载,其非淳风所作甚明 。书中援引亦多庞杂无绪,疑后人取《开元占经》与《乙巳占》之文参互成书,而别题此名,託之淳风也 。”陆序中提到的朱竹垞即朱彝尊,他曾见过七卷残本,并记在了《曝书亭集》中 。而陆则是从“金匮蔡氏”处手抄到了十卷,仅缺《辨惑》一章,算是很全了 。朱彝尊是明末清初时人,为何他能见到,乾隆却找不到?陆心源只是模糊地说,藏书家隐匿 。那幺,隐匿者为谁,又是出于什幺目的?没有找到相关依据,不敢妄断;但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推测,或许和家国矛盾有关 。占卜之书向来被视为测断国运兴亡的,倘若书在明朝遗老手中,不愿拿出来也有可能 。这个推论没有支持,纯属演绎;唯一的旁证是钱遵王《敏求记》中保留有全文 。钱曾与钱谦益同宗,遗老遗少的情结很重 。如果书是在他手上,恐怕是不愿意主动进献朝廷的 。名为占,写的也是占星之术 。对这玩意儿本身,倒是没多大兴趣 。(网站略,有兴趣请看资料来源) 研究的文章这一篇已经比较详细了,真正感兴趣的是李淳风那一篇自序 。文字传递思想,即使相隔千年,仍然能透过文字看到、触摸到一个人的思维和灵魂,是幸事,也是让人欣慰的事 。于是看到一些矛盾之处 。比如“应之所授,待感斯发;无情尚尔,况在人乎”,这是肯定了天人感应之说,也是将星象与人世相联繫的理论基础 。然而又说,“天之所命,必无禳避之理”,一面研究着,一面又声称无可改变,则占之何益?此外,李在历史上是以预言家的身份出现的,也正因如此,推背图才会被伪托到他的名下 。但在这篇序文中,他强调“多言屡中,非余所尊”——说话应验,不是我想要的——等于自己把自己给否定了,这又是什幺缘故呢?我自己的揣测,关键便在于“术斯以下”,这是非常纯粹的儒家的观点 。道与术之间,前者为上,后者为下,占卜为“术”,真正重要的却是其中的“道”,也就是看待事物的方法 。这一点远远超过玩弄技巧的“术” 。因此李氏才会在序的倒数第二段花了很大篇幅评论历代通晓占术者 。在他看来,运用术法的最高境界是“开基阐业,以济民俗,因河洛而表法,择贤达以授官”的轩辕、唐虞、重黎、羲和等人,而玩弄法术以炫技,欺瞒世人的郭璞等则属下乘 。所谓“文外幽情,寄于轮邓,后之同好,幸悉余心”,其中深意,可细察之 。因此李仍是纯粹的儒家弟子,以儒者之心行格物致知之学,而非传说中的道者,更不是怪力乱神 。至此,终于可以小小替他正个名了 。影视作品编辑电视剧《卜案》陈浩民饰演李淳风该剧于2012年1月2日在上海电视剧频道首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