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路


中国第一路

文章插图
中国第一路【中国第一路】龙凭公路从龙州至镇南关(即凭祥友谊关),原名龙南公路,全长55公里,开建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底,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竣工 。这是中国第一条可通车行驶的公路 。
基本介绍中文名:中国第一路
修建时间:1885年
别名:龙南公路
历史由来龙州至镇南关道路早在清光绪十一年底(1885年)曾由苏元春作为军路动工修建,光绪二十二年竣工 。其中鸭水滩至镇南关路段,在清末民初虽常有法国小汽车行驶,但路面未经修理 。至民国4年(1915年)龙州铁桥建成后,于民国5年将建桥余款修筑和扩建公路 。但这次整修,大里城至鸭水滩地段,因沿河悬崖陡壁,工程艰巨,仍未开通路线仍须绕行山顶 。为了改善路况,民国10年,广西省政府拨款10余万元,将该路再次进行扩建和整修,炸通鸭水滩地段沿河悬崖石壁,在大里城附近砌筑护墙,提高路基,降低坡度,线路盘绕山冈坳口过南间门 。路基修通后,加铺砂石路面,并修建了钢筋混凝土桥两座,石箱涵八十孔,石拱涵十孔,石面泥墙涵六孔 。至民国12年2月17日才正式作为公路举行通车典礼 。龙南公路全长55公里,其中县内路长30公里 。龙州地处广西西南边陲,与越南高平、谅山省接壤,边境线长184公里,是一座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边关商贸历史文化名城,是红八军的故乡、中国天琴艺术之乡 。龙州风光秀丽,有壮民族文化瑰宝左江花山壁画、小连城等名胜古蹟和弄岗国家自然保护区等自然和人文景观 。“中国第一路”即龙凭(即龙州至凭祥)公路,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即1885年),是广西最早修建的公路,也是中国第一条具有国防和经济、贸易、旅游交流往来的现代意义上的公路 。整修解放后,龙州至龙凭界路段于1953年、1958年和1977年,先后三次进行整修扩建,改窄为宽,改急弯,降陡坡,修建涵洞和加固沿江路段护墙等,经过三次整修扩建后,路基宽度8.5米至9米,路面宽度6米至6.5米,山间地段路基宽度8米,路面宽度6米,丘陵平原地段路基宽度9米,路面宽度6.5米,最大纵坡9%,最小弯道半径20米 。1988年改砂石路而为柏油路面,共投资787万元,其中铺设柏油路面投资180万元 。专家释疑在龙州县博物馆,采访人员查阅了馆藏的《龙州县誌》 。县誌记载,龙凭公路从龙州至镇南关(即凭祥友谊关),原名龙南公路,全长55公里,建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底,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竣工 。“广西第一路是专家也到龙州进行调查和考证 。最终,“中国第一路”的名号确定下来 。据介绍,根据《广西通志》等史料记载,龙凭公路虽然还不是真正意义的近代公路,但质量高于原有驿道 。其中上降乡鸭水滩至镇南关一段长39公里,路幅较宽,能够通行6匹马牵引的马车,略具早期公路的规模 。光绪末年,此路段常有法国小型汽车从越南驶入,到凭祥至鸭水滩一带从事客、货运输 。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一份材料也称,龙凭公路标誌着“广西公路的萌芽”,被视作“各省筑路之始”,是广西乃至中国最早通行汽车的道路 。一个争议是,我国第一辆汽车公认是清朝慈禧太后的座驾,曾在北京的驿道上行驶过,那里算不算中国第一条公路?当时专家们讨论后否决了这一观点 。考古发掘在上降乡鸭水村,龙凭公路穿村而过 。村民对这条公路的记忆,随着百年时光流转,已渐渐消融 。63岁的村民黄美花说,从她父亲记事起,这条公路就存在了 。她本人只记得,小时候,这条公路还是砂石路面,常见马车运来泥砂,修缮路面 。“中国第一路的说法,可能是从我口中流传出去的 。”龙州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黄茵称,之前,国内一名知名考古专家从北京到龙州考察时,提出“中国最早的公路在广西”观点 。“在考古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广西最早的公路是龙凭公路 。如果前一个观点成立,龙凭公路就是全国最早的” 。黄茵说,其实,龙凭公路最早是一条国防军用道路,又被称为龙南军路 。清朝末年,法国殖民者吞併越南后,不断向中国云南、广西扩张 。为巩固边防,两广总督张之洞拨银10万两,委派广西提督苏元春兼任广西边防督办,启动了边防重建工程,包括修筑沿边军路,其中最重要一条就是龙南军路 。当时,从德国购进的克虏伯大炮,就是通过这条路运送 。2010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期间,黄茵和同事在龙凭公路沿线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当初修路时留下的一件石碑——“通卫门”石刻 。出土的石碑等文物,印证了史料的记载 。此外,根据考古发现,早在1920年代,就有侨商在龙州开办汽车公司,当地还成立了龙州汽车站,通过龙凭公路进行客货混运,每年仅客运量就有上万人 。另一项统计或许也能佐证当时的汽车运输情况 。采访人员翻阅《龙州县誌》查询到,在龙凭公路上,从1925年和1926年,先后发生过4起汽车被劫案,一些商人的货物被劫走 。举办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