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蕾丝·赫柏( 二 )


格蕾丝·赫柏

文章插图
格蕾丝·霍柏博士少年霍波是出了名的“假小子” 。在家乡温特沃斯湖畔,树木茂盛,湖水清澈,她经常带着两个妹妹一起爬树、划船、游泳、捉迷藏 。最像男孩性格的,是这个女孩对什幺事情都爱寻根究底,只要发现不了解的东西,总想把它们拆开看个究竟 。她母亲清楚地记得,格蕾丝七岁那年,为了弄懂“钟为什幺朝一个方向转”的奇怪问题,她把家里的七台钟——从小号的台式钟直到大号的座钟,全部给拆了个七零八落,零件摆满了房间,却无法把它们还原 。类似的事情经常发生,也常因此受到母亲的惩罚——罚她在家里挑花刺绣 。一天,她又被关在家中,心烦意乱,泪眼蒙蒙 。不知什幺时候,父亲已坐在她的身旁 。父亲慈爱地摸着她的头说:“孩子,想要做成任何事都必须有耐心,有毅力,还要细心 。你妈妈让你学绣花,其实是想培养你的这些品质 。”格蕾丝点点头,认为父亲说得在理,从此后,她竭力做到既能“动”又能“静”,并喜欢上了看书和弹钢琴 。霍波的父亲是个很开明的人,他没有男孩,只有三个可爱的女儿,但他希望女儿们也像男孩那样获得受教育的机会,要求她们摆脱传统观念束缚,树立远大的志向,不要依赖父母 。不久,他就把大女儿霍波送进了一所私立女子中学 。虽然学校要求女学生保持文静的“淑女”形象,可霍波仍坚持体育运动,不仅打篮球,还学会了曲棍球和水球 。
格蕾丝·赫柏

文章插图
格蕾丝·霍珀博士就在上中学期间,霍波的家庭发生了变故:她父亲患了动脉硬化症,双腿被切除,家庭的经济骤然紧张起来 。母亲勇敢地承担起养家的责任,凭着出色的几何学才能,谋到了一份工作 。霍波则一边学习,一边照顾父亲,儘量减轻家庭负担 。16岁那年,霍波中学毕业,拉丁文考试没有及格,不能进入大学 。父母都没有责备她,他们认为女儿年龄还小,多读一年书没有坏处 。于是,她被送进新泽西州一所寄宿学校补习功课,直到第二年秋天才如愿以偿考进韦莎(Vassar)学院就读 。成就和荣誉霍波在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和物理方面表现出超群的能力 。1928年她获得美国优等生的荣誉 。同年,取得数学物理学士学位,留校担任了教师,被聘为韦莎学院的副教授 。利用所获得的奖学金,霍波再次考进着名的耶鲁大学深造 。1930年,她获得耶鲁大学数学硕士学位;1934年成为耶鲁大学历史上第一位女数学博士 。
格蕾丝·赫柏

文章插图
格蕾丝·霍柏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是霍波生命中的一个转折点 。1943年,满怀着爱国热情,她义无返顾地加入妇女自愿救护组织,放弃了多年奋斗才得到的优裕生活 。这时的霍波已是30多岁的中年人,而且有了自己的家庭,但是她坚决要求加入海军,成为一名正式的军人 。参军是要经过考试的,无论是身高还是体重,她没有一项合格 。霍波才不管这些,死磨硬缠说服了考官,让她进入海军学校学习,并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刚佩上海军中尉肩章,她幸运地被任命为着名计算机专家霍德·艾肯(H.Aiken)博士的助手,参与Mark Ⅰ计算机的研製 。她后来回忆说:“我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大型数字计算机的第三名程式设计师 。”从此,格蕾丝·霍波走上了软体大师的成功之路 。霍波的主要任务是编写程式,她为MarkⅠ,以及后续机器MarkⅡ、Mark Ⅲ编写出大量软体 。有趣的是,霍波在软体设计领域的第一项重大“发明”,竟是创造出一个着名的计算机术语——“bug” 。1946年,她在发生故障的MarkⅡ计算机的继电器触点里,找到了一只被夹扁的小飞蛾,正是这只小虫子“卡”住了机器的运行 。霍波顺手将飞蛾夹在工作笔记里,并诙谐地把程式故障称为“bug” 。bug的意思是“臭虫”,而这一奇怪的称呼,后来演变成计算机行业的专业术语 。虽然现代电脑再也不可能夹扁任何飞蛾,大家还是习惯地把排除程式故障叫做Debug(除虫) 。在为Mark系列计算机工作期间,霍波也表现出她独有的机智,有一件小事很能说明这一点 。那一次,正当她在机器前工作时,突然闯进来一群检查工作的将军 。MarkⅠ计算机早不坏晚不坏,偏偏在这时又有“臭虫”作怪,带领将军们参观的艾肯博士,急的顿时变了脸色 。只见霍波不慌不忙,斜靠在机器上,用手按着电钮不放,以便让机器能够继续运行 。这些将军们离开时一致认为,他们是这台机器没有任何故障的目击者 。战争结束后,带着美国海军的嘉奖令,霍波博士在电脑软体领域建立一系列丰功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