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鸠菊 斑鸠菊


斑鸠菊 斑鸠菊

文章插图
斑鸠菊(斑鸠菊)【斑鸠菊 斑鸠菊】斑鸠菊,原产我国西南各地 。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要求疏鬆、肥沃土壤 。不耐寒,也不耐乾旱 。高3—4m,小枝被灰白色密柔毛 。叶互生,纸质,卵状椭圆形,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全缘,叶面有乳头状突起,叶背被灰白色短柔毛 。头状花序多数,在枝顶排成宽复伞房状花序,花筒状,淡紫色,花期春夏 。播种或分株法繁殖 。栽培管理简单容易 。适于自然式丛栽或作花境背景 。
基本介绍中文学名:斑鸠菊
拉丁学名:Vernonia esculenta Hemsl.
别称:火炭叶、火烫叶、火炭树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纲: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亚纲:合瓣花亚纲 Sympetalae
目:桔梗目 Campanulales
科:菊科 Compositae
亚科:管状花亚科 Carduoideae管状花亚科 Carduoideae
族:斑鸠菊族 Trib. Vernonieae
属:斑鸠菊属 Vernonia
种:斑鸠菊Vernonia esculenta 
形态特徵灌木或小乔木,高2-6米 。枝圆柱形,多少具棱,具条纹,被灰色或灰褐色绒毛;叶具柄,硬纸质,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10-23厘米,宽3-8厘米,顶端尖或渐尖,基部楔尖,稀近圆形,边缘具有小尖的细齿,波状或全缘,侧脉9-13对,弧状向边缘,细脉网状,叶脉在下面明显凸起,上面暗绿色,稍粗糙,被乳头状突起,下面稍淡,特别在脉上被灰色密短柔毛或短绒毛,两面均有亮腺点;叶柄长5-20毫米,密被灰色短绒毛;头状花序多数,径2-4毫米,具5-6个花,在枝端或上部叶腋排列成密或较密的宽圆锥花序;花序梗细,长2-5毫米,或近无柄,被密绒毛;总苞倒锥状,径2-3毫米,基部尖,总苞片少数,革质,约4层,卵状或卵状长圆形或长圆形,全部或上部暗绿色,顶端尖或稍尖,具小尖头,背面及边缘灰色短柔毛;花托小,具窝孔;花淡红紫色,花冠管状,长约7毫米,具腺,向上部稍扩大,裂片线状披针形,顶端外面具腺;瘦果淡黄褐色,近圆柱状,长3毫米,稍具棱,被疏短毛和腺点;冠毛白色或污白色,2层,外层短,内层糙毛状,长6-7毫米 。花期7-12月 。
斑鸠菊 斑鸠菊

文章插图
斑鸠菊生长环境生于山坡阳处,草坡灌丛,山谷疏林或林缘,海拔1000-2700米 。不耐寒,喜阳光充足、温暖;稍耐阴: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瘠薄 。播种或分株繁殖,多在春季进行 。抗性强,栽培容易 。分布範围产于四川西部和西南部(泸定、康定、汉源、石棉、西昌、米易、盐源、九龙、冕宁、普格、泸沽等)、云南西北部、中部、东部和南部、贵州西南部(册亨)、广西西部(隆林、百色、靖西、那坡、都安等) 。繁殖方法繁殖方式:播种栽培:栽培管理简单容易 。主要价值园林价值斑鸠菊抗逆性强,花期长,花果小而繁多 。在中国西南或南方一些气温高燥的地区,可作为庭园观赏树种,丛植或片植均较适宜 。药用价值性味:味甘;涩;性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生肌敛疮 。主阑尾炎;疮疖;烫火伤 。有毒部位根、茎有毒 。毒性反应食入引起腹痛、腹泻、头晕、眼花、谵语、精神失常,甚至中毒后30分钟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