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裂变( 六 )


核裂变

文章插图
压水式反应堆图解发展历程核裂变是在1938年发现的,由于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需要,核裂变被首先用于製造威力巨大的原子武器——核子弹 。核子弹的巨大威力就是来自核裂变产生的巨大能量 。人们除了将核裂变用于製造核子弹外,更努力研究利用核裂变产生的巨大能量为人类造福,让核裂变始终在人们的控制下进行,核电站就是这样的装置 。1934年,E.费米等人用中子照射铀,企图使铀核俘获中子,再经过β衰变得到原子序数为93或更高的超铀元素,这引起了不少化学家的关注 。在1934~1938年间,许多人做了这种实验,但是不同的研究者得到了不同的结果,有的声称发现了超铀元素,有的却说得到了镭和锕 。1938年,O.哈恩和F.斯特拉斯曼做了一系列严格的化学实验来鉴别这些放射性产物,结论是:所谓的镭和锕实际上是原子量远比它们为小的镧和钡 。对这种现象,只有假设原子核分裂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碎块才能给予解释 。这种分裂过程被称为裂变 。1939年L.迈特纳和O.R.弗里施首先建议用带电液滴的分裂来解释裂变现象 。同年N.玻尔和J.A.惠勒在原子核液滴模型和统计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原子核的裂变过程,奠定了裂变理论的基础 。1940年,K.A.彼得扎克和Γ.Η.弗廖罗夫观察到铀核会自行发生裂变,从而发现了一种新的放射性衰变方式──自发裂变 。1947年,钱三强等发现了三分裂(即分成三个碎片,第三个可以是 α粒子,也可以是和另外两个碎片质量相近的碎片) 。1955年,A.玻尔根据原子核的集体模型提出了裂变道的概念,把裂变理论推进了一步 。1962年,С.М.波利卡诺夫等发现了自发裂变同质异能态 。1967年,B.M.斯特鲁金斯基提出了在液滴模型基础上加壳修正的 “巨观-微观”方法,导出了双峰裂变势垒,这是裂变研究史上的又一新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