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倻琴( 二 )

伽倻琴
文章插图
伽倻琴伽倻琴由琴框、面板、底板、琴柱和琴弦构成 。琴身长约152厘米、宽17~21厘米 。琴框是长方形的框线,右为琴首,左为琴尾,上西蒙以呈拱形的薄水面板,採用长白山生长的纹细质松、易于振动的鱼鳞松或梧桐 木製作,琴底有底板和琴脚,底板用栗木、琴框和琴柱使用红木或花梨木等质地较硬的木料製作琴首一端有凸起的岳山支弦,张有13条琴弦 。琴柱安置在面板中部,排列呈雁行 。每张一柱,可移动以调节育高 。新中国成立后,伽倻琴得到不断改革,已製成五声音阶18弦伽倻琴及七声音阶21弦伽倻琴 。后者加大了共鸣箱,採用尼龙弦和尼龙钢丝弦,音响洪亮,音色优美动听 。伽倻琴 ,为朝鲜族传统弦乐器之首,是民族色彩很浓的弹拔乐器 。它的形状近似于汉族民乐器古筝 。据《三国史记》记载,伽倻琴“法中国乐部筝面为之“,“伽倻国嘉实王,见唐之乐器而造之“ 。伽琴在演奏时,一端着地,一端放于腿上,右手弹,左手弄,表演姿态稳雅别致 。伽倻琴由共鸣箱、琴弦、琴码三部分组成 。共鸣箱长150厘米,宽25厘米、中间厚5厘米 。质料分别用梧桐树板和桦木板製作 。琴线用蚕丝製作 。共13根弦,琴弦的两头各固定在琴头和琴尾,在琴头有弦枕 。13根琴弦用码子支柱,琴头可以左右移动,调节音阶 。伽倻琴富有表演力,是善于表达民族柔和情感的民间乐器 。因此,伽倻琴弹唱是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表演形式 。种类伽倻琴的种类大体可分为“正乐伽倻琴”(古制伽倻琴)、“散调伽倻琴”、现代用的“21弦伽倻琴”等三种 。

伽倻琴

文章插图
古制琴琴槽是用独木刳桐製做,不设底板,尾端有羊耳头状的装置,有十二弦(用粗细不等的丝弦),弦柱十二(人字型的雁柱) 。此种伽倻琴到二十世纪初已很少见 。散调琴它是属于近代的伽倻琴,在形制上有较大的改进,如将尾端羊角木去掉,并将琴体加上栗水底板,有染尾,有十三弦(丝弦) 。主要用于散调音乐 。21弦琴是现代用的改良伽倻琴 。在形制上把尾端的染尾去掉 。有21弦 。弦有尼龙弦和金属钢丝缠尼龙弦两种;定弦有七声音阶定音法和五声音阶定音法两种 。
伽倻琴

文章插图
雅乐琴12弦(战国)、13弦(唐)俗乐琴14弦(元)16弦(清末)
伽倻琴

文章插图
现代琴21弦、23弦、25弦(当代)弹奏方法演奏伽倻琴,右手除小指外均用于弹奏,技巧有弹、拔、滚、琶等,泛音特别清澈动听 。左手技巧有按、颤、推、揉等,是表现伽倻琴独特风格的重要手段 。演奏时,奏者席地而坐,将琴体横在身前,琴首置于右膝上,琴尾触地 。也可将琴身平置于桌面上 。右手用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弹奏琴柱右侧弦段,左手按抑琴柱左侧弦段 。伽倻琴多按五声音阶定弦,主要用C调或bB调 。十三弦伽倻琴定弦为:f、g、bb、c1、d1、f1、g1、bb1、c2、d2、f2、g2、bb2,最高音弦通过重按,可使发音提高一个小三度 。经过改革,已有按七声音阶定弦的伽倻琴 。十五弦伽倻琴定弦为:g、a、c1、d1、e1、g1、a1、c2、d2、e2、g2、a2、c3、d3、 e3 。二十一弦伽倻琴音域G—f2 。二十一世纪初,朝鲜族民间普遍使用的十二弦伽倻琴,也常以七声音阶定弦为:g、a、b、c1、d1、e1、f1、g1、a1、b1、c2、d2 。发音柔和、圆润,音色清雅、悠扬,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 。右手技巧有两指合弹,单指托、劈、挑、抹、剔、勾、撮等,左手技巧有按、颤、推、揉等,是表现伽倻琴独特风格的重要手段,其中以揉弦(亦称弄弦)最富特色 。伽倻琴也可以演奏双音、和弦以及简单的复调音乐,但在演奏中一般不做转调 。伽倻琴富有丰富的表现力,通过演奏者纯熟的手法,能表达出刚毅、柔和、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感,或奏出雄壮、激昂的宏伟场面,尤其适于演奏轻快活泼的民谣等音乐作品 。伽倻琴可以独奏或重奏,在专业或业余文艺团体中主要用于集体弹唱,并在民族乐队中套用 。较着名的传统乐曲有:《伽倻琴散调》 、《月亮》、《鸟打铃》、《你哩哩》、《桔梗谣 》、《丰年乐》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