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趣


节趣

文章插图
节趣【节趣】本书记叙了中国八大传统节日中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和故事,它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了民族的历史风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
基本介绍书名:节趣
作者:盖国梁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页数:213页
开本:16
品牌:学林出版社
外文名:Exploring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 in China
类型:人文社科
出版日期:2014年8月1日
语种:简体中文
ISBN:7548607555
内容简介《节趣》编辑推荐: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 。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腊八这八大节日,是我国人民最为熟悉的传统民俗节日 。《节趣》中的这些饶有趣味的风俗和故事,褒贬人们关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传播生活的甘苦悲欢,反映人民的喜怒哀乐,动情而感人,所以经乾百年而流传,为人们所喜闻乐道,历久而弥新 。图书目录前言Preface 春 节 spring Festival 春节的称呼是怎幺来的 灶王爷与吉凶祸福 扫尘的故事 回家团圆 贴春联换斗神 画鸡和剪窗花 从年画到挂曆 倒贴福字 中国结 吃年夜饭 除夕守岁和爆竹的由来 拜天地祭祖先 孩子们盼望压岁钱 口彩与忌讳 开门炮仗满堂红 恭喜发财 送穷 春节穿唐装 元宵Yuanxiao Festival(Lantern Festival) 正月十五闹元宵 元宵张灯的来历 元宵点灯的民间传说 照田蚕火把节闹花灯 火树银花不夜天 元宵娱乐节目 耍龙灯 舞狮子 踩高跷 划旱船 猜灯谜 元宵轶闻趣事 吃元宵 清明(暨寒食)Qjngming Festival and Cold Food Day 清明要从寒食说起 插柳戴柳 寒食活动延续到清明 寒食赐火 清明扫墓 踏青 荡鞦韆 放风筝 斗鸡 吃蛋画蛋雕蛋 青团 端午Duanwu Festival 端午话屈原 龙舟竞渡 赛龙船伍子胥曹娥碑 赛龙舟起源说 屈原情杀之谜 端午风俗 天中五瑞 辟邪除疾 钟馗 端午佩戴香袋 七 夕Double—Seventh Festival 牛郎和织女 原先的故事 千古绝唱 花式多样的乞巧活动 天河配长生殿 读书人祭拜魁星爷 中 秋 Mid—Autumn Festival 中秋节的来历 唐明皇八月十五游月宫 宋代的中秋夜 元朝中秋造反 祭月 儿童祭拜兔儿爷 月饼 为何中秋吃糖芋艿 望月 团圆 吴刚伐桂 嫦娥奔月 重阳Chongyang Festival 重阳节的起源 重阳的别称 插茱萸 登高 桓景剌瘟魔的故事 饮菊花酒 赏菊 重阳糕 重阳健身 敬老节 腊八(暨冬至)Laba Festival and the Winter Solstice 何谓腊八 腊八粥 腊八为何要吃腊八粥 冬至大如年 数九 九九消寒图 腊鼓和迎春 附录Appendix 后记Postscript后记我国的传统节日己都有千百年的历史,长期形成的风尚与习俗是多方面的 。这里着重介绍了八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和主要社会风俗 。传统的节目还有很多,如正月二十五,填仓节;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上巳节;四月初八,牛王诞;六月六,请姑姑;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十五,下元节;等等 。还有不少传统节目,在古代时很盛行,流传到今天,有的己渐趋淡化,有的己仅是遗存在部分地区沿传 。如花朝节,早先曾流行于华北、华东、中南等地 。据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载:“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浙问风俗,以为春序正中,百花争放之时,最堪游赏 。”《清嘉录》说,苏州一带,人们还去花神庙“击牲献乐,以祝仙诞” 。《翰墨记》称:“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士庶游玩,又为挑菜节 。”各地节期并不一致 。至今,花朝节还在壮族和白族中流传 。壮族又称花朝节为“百花仙子节”,时在农曆二月初二 。白族的花朝节流行于云南大理一带,于每年农曆二月十四日举行 。近年,花朝节于汉族各地又有兴起之象 。如双蝶节,主要流行于江苏宜兴地区 。时间在农曆三月初一,其来历源于梁山伯与祝英台殉情化蝶的传说 。如上巳节,在古时是一个较重要的节日,时在农曆三月初三,其主要习俗就是临水祓禊,以期消灾祛邪 。东晋着名书法家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曾详细地记叙了他和朋友于上巳节在水边宴饮的盛况,留下了有名的“曲水流觞”的故事 。与三月上巳“春禊”相对的,还有一个节日,即七月十四日的“秋禊”,人们于这天也要临水举行祓禊仪式的活动 。再如天贶节,时为农曆六月六日,是宋真宗为掩饰“澶渊之盟”议和之辱,假託天赐祥瑞而设的一个节日,仅盛于真宗一朝;但以后却流传下了曝书晒衣的习俗 。又如寒衣节,是我国北方民间一个传统节日,时在农曆十月初一 。其来历相传同孟姜女万里寻夫送寒衣、哭长城的传说有关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在节日风俗上,除了一般人熟悉的火把节、泼水节等节日外,各兄弟民族丰富多样的节日,可说是色彩纷呈,令人眼花缭乱 。这些众多的传统节日,反映了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风尚与习俗;它包括了人们的宗教信仰、传统礼仪、迷信禁忌、物质生产与日常生活的传承习惯,在社会生活中有牢固的基础;它又为每个人的一生所反覆经历 。其中不少风俗,总结了民众生活中某些经验,往往含有某些积极意义 。如不忘先人贡献,追怀历史功绩,纪念杰出人物,祝愿生活幸福,进行社会交往,以及文化娱乐活动等等;但也有一些反映了旧的传统意识 。在科学进步,新思想、新文化传播的新时代,情况已有所改变 。节日风俗以及伴随而产生的传说故事,也和社会中其他一切事物一样,不断地发展着,演变着,只不过习俗这种强大的势力,惰性很强,变化相对比较缓慢而己 。正因为如此,我们要创建高度精神文明的新世纪,改造旧风俗,改变旧习惯,不可不注意传统的风尚习俗,不可不研究伴随着这些风尚习俗而产生的大量社会掌故,不可不考察这些习俗和传说故事所反映的丰富的社会内容,任务尚很艰难 。我们今天的社会是从昨天和前天发展过来的,不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不了解人类的历史,就不可能深刻地认识今天的社会性质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风俗和传说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能从不同的生活侧面折射出我们民族的传统道德和传统观念,为改造旧的文化传统,建设和繁荣新时代新文化服务 。这些节日风俗掌故,既可作为文学读物,增长社会知识:也可使作家、诗人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找寻创作加工的素材 。但愿本书能为琳琅的文化世界增添一束鲜花,对丰富我们的民族文学,加上一点色泽 。本人竭诚地祈望行家和广大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盖国梁序言古人云:“入国而问俗 。”风俗是一个迷人的世界 。节日风俗是这个迷人世界中的异卉奇葩 。它以奇异的靓姿和独特的风貌展现在人们面前,形成了一座色彩缤纷的大花园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 。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腊八这八大节日,是我国人民最为熟悉的传统民俗节目 。这些传统节日和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其中,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和故事,有无数奇妙风趣的习俗和逸闻 。几乎每一个节日都有一个甚至多个起源故事,并且因节日风俗的盛行而广为流传,节日风俗也因故事的影响而根深蒂固,有时令人难以分辨到底是先有故事后有风俗,还是先有风俗尔后才有故事附会的 。这些饶有趣味的风俗和故事,褒贬人们关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传播生活的甘苦悲欢,反映人民的喜怒哀乐,动隋而感人,所以经千百年而流传,为人们所喜闻乐道,历久而弥新 。节日风俗是展现一个民族文化的视窗 。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闪民族之光于眼前,寓社会人生于瞬间 。它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着民族的历史风貌和社会生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在节令岁时之中,存历史演变之迹 。这其间,黎民百姓,歌哭于斯,作息于斯,蕃衍于斯,生死于斯,包含着广阔深厚的生活经验、文化内容 。随着人类社会的嬗递演进,节日风俗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 。中国人民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创造了无数光辉业绩 。在其间,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和美德,产生了不少精妙动人的民间风俗 。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和底蕴,不仅存在于“缥缃捲轴”之间,还更丰富、更迷人地深深扎根于神州大地的“乡风土俗”之中 。而这点常易为人所忽视 。忽视的缘因,是它太神奇而又太平凡,于是人们如居匡庐,日处其中,习而与之化;转而只见其“平凡”,而忘其神奇 。欢度岁时节令,是每年都要反覆进行的传统节日活动 。节日期间丰富多彩的习俗风尚,人们的衣食住行,民族的传统艺术,民间的宗教信仰,以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係,人际之间的各种情感,都会得到充分的展现,构成一幅幅浓缩的社会生活场景 。中华民族的文化深层结构即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行为规範、审美情趣等在岁时节令中均得到突出集中的表现 。在节日风俗中贯穿着一条脉络,即树正气、扬美德、显智慧、鑒善恶,凝聚着历代人民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和嚮往 。对既有当代意识又有“寻根”意识的新一代读者,节日风俗犹如一座具有奇特引力的丰富宝库,又像是一座充满疑问的庞大迷宫,当我们徜徉在这个绚丽多彩的领域,撷取先人文明的智慧花朵时,我们既不能囿于古民俗的陈旧窠臼,也不能陶醉在古文化的隔世桃源 。新的时代,赋予了我们新的视角,这就是必须把节日风俗作为一项文化学科来探究 。现代社会生活中芸芸众生的世态民情,其中的蛛丝马迹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任何现代民俗,都可以从古老的风俗中找到它的基因 。况且节日风俗之中,有善有陋,善者宜保存之,发扬之;陋者宜剔除之,改变之 。取捨之际,当因势利导,保存发扬其善者,为民族传统之继承;剔除改变其陋者,为民族健康之前进:两者至宜并重 。历史的长河是望不到尽头的,时代要前进,科学要发展,文明要进化,社会要变迁;但不管怎幺进展变化,中华民族的根本质体与精神是不会变的 。以此之故,后人要领略民族的神韵,才能够更为爱惜自己民族的极其宝贵的文化财富 。本书正是为此而作的努力 。当您与大家一同欢度节日或与大家一样在节日来临之前为着节日準备而忙碌时,您一定会发现,人们都喜欢过节,对民族的传统节日都有那幺一份温馨,都在默默地追求着自己的祈望 。于此,作者以诚挚的心意由衷地祝愿:本书能为您增添节日的欢快 。盖国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