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肾同源

肝肾同源【肝肾同源】“肝肾同源”理论源于《内经》 。“肝肾同源”是指肝肾的结构和功能虽有差异,但其起源相同,生理病理密切相关,可採用“肾肝同治” 的治疗法则 。在先天,肝肾共同起源于生殖之精;在后天,肝肾共同受肾所藏的先后天综合之精的充养 。“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灵枢 。经脉》),“肾生骨髓,髓生肝”(《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故“肝肾同源”又即肝肾的结构和功能体系通过某些中心环节而密切相关 。“肝肾同源于精血”意即肝肾的结构和功能体系通过“精血”这一中心环节而密切相关 。
基本介绍中文名:肝肾同源
出处:《内经》
治疗方法:可採用“肾肝同治”的治疗法则
理论渊源:《素问·五运行大论》
含义肝肾同源又称乙癸同源 。含义有三:

肝肾同源

文章插图
《医宗必读》①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生,故肝阴和肾阴相互滋养,肝肾相生 。②肝和肾均内藏相火,相火源于命门 。③肝和肾虚实密切相关,相互制约,治疗上多兼顾二髒 。《医宗必读》:“东方之木,无虚不可补,补肾即所以补肝;北方之水,无实不可泻,泻肝即所以泻肾 。”理论渊源《素问·五运行大论》云:“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鹹,鹹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揭示了肝肾两髒之间相互联繫、相互影响的密切关係,体现了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 。“肝肾同源”的哲学思想渊源于《易经》,医学基础根源于《内经》,临床实践丰富于汉唐金元,理论体系形成于明代,实验研究发展于现代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肾生骨髓,髓生肝 。”吴昆注曰:“髓生肝,即肾生肝,水生木也 。”可见《内经》认为,“肾”是通过“髓”生养“肝”而体现“母子”联繫的 。“脑为髓海”,“肾生肝”的生理功能,必然受到“脑髓”的调控 。不但“肝肾”生理联繫如此,而且病理影响亦然 。《灵枢·本神》曰:“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恐惧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故有“恐伤肾”之说 。唐·孙思邈在《千金要方》指出下焦病的治疗应“热则泻于肝,寒则补于肾” 。此说原指肝肾寒热,以后逐步发展到指肝肾相火与真阴 。北宋钱仲阳在其《小儿药证直诀》中指出:“肝有相火,有泻而无补;肾有真水,有补而无泻 。”(题记:肾火泻肝,肝阴补肾,肾不可泻,肝不可补) 。至明李中梓运用《易经》哲学思想,根据《内经》医学理论,参考历代医家的认识,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在其《医宗必读》中提出着名的“乙癸同源,肾肝同治”的理论观点 。“肾应北方壬癸”,“肝应东方甲乙”,肾藏精,肝藏血,精聚为髓,精髓化生为血(精血同源),由于肝肾同源于精血,故曰:“乙癸同源”,“东方之木,无虚不可补,补肾即所以补肝;北方之水,无实不可泻,泻肝即所以泻肾……故曰:肾肝同治……然木既无虚,又言补肝者,肝气不可犯,肝血当自养也 。血不足者濡之,水之属也 。壮水之源,木赖以荣 。水既无实,又言泻肾者,肾阴不可亏,而肾气不可亢也 。气有余者伐之,木之属也 。代木之乾,水赖以安 。夫一补一泻,气血攸分;即泻即补,水木同府 。”程文囿在《医述》引《医参》论述了脑与肾的关係,“脑为髓海……髓本精生,下通督脉,命火温养,则髓益充……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皆上行至脑,以为生化之源,安可不为之珍惜!”钱镜湖在《辨证奇闻》中则论述了“脑气不足治在肝”的观点,“盖目之系,下通于肝,而上实属于脑 。脑气不足,则肝之气应之,肝气太虚,不能应脑……治之法,必须大补其肝气,使肝足以应脑,则肝气足而脑气亦足也 。”由此可见,肝肾又同源于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