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临泷寺

题临泷寺【题临泷寺】《题临泷寺》是唐代诗人韩愈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此诗为作者贬途中所作 。首句回顾贬途之艰辛,尾句瞻念行舟之险恶 。此诗从回顾走到临泷寺这一路的行程、感叹眼前、理念突起、构想未来的顺序,写出作者的心理内容的转换过程 。全诗以叙事颂起,以写景结笔,而所写之景又全从想像化出,则其悲怆凄楚之情,吞吐低回,弥见沉痛 。
基本介绍作品名称:题临泷寺
创作年代:唐代
作品体裁:七言绝句
作者:韩愈
作品出处:《全唐诗》
作品原文题临泷1寺不觉离家2已五千3,仍将4衰病5入泷船6 。潮阳7未到吾能说,海气昏昏8水拍天 。注释译文词句注释1.临泷(lóng):古县名,唐属韶州,在今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附近 。2.家:代指长安旧宅 。3.五千:指里数 。4.将:扶,带 。5.衰病:衰弱抱病 。6.泷船:急流中行驶的船只 。7.潮阳:唐潮州潮阳郡,今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 。8.昏昏:昏暗,阴暗的样子 。白话译文不知不觉离家已走了五千里,现在仍抱病登上渡泷水的帆船 。潮阳虽还未到,但也能想像得出:那里一定是雾气瀰漫海浪震天 。创作背景韩愈于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上书谏迎佛骨,触怒宪宗,几处死刑,因裴度、崔群等力争,乃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 。韩愈贬官赴潮阳途中,经过临泷,有感于离京城遥远,年衰多病,故而心境苍凉 。从长安赴潮州途中写迁谪诗多首,这是经过临泷县(今广东曲江县)佛寺时写的一首绝句 。作品鉴赏文学赏析诗一开始,由眼前所到之地兜起对自己贬途行程的回顾:一路行来,不知不觉离家已经五千里之遥了 。作者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说“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潮州距长安八千里,这里似乎是有意呼应似的,以“五千”纪行程,既是里程之计,亦是去国离家忧思之长的形象化,一路上绵绵愁思可知 。以“不觉”二字冠顶,颇有分量,表现出作者遭受打击之后精神上的晃晃悠悠,虽千思百而不得其解的心理状态,似乎到了临泷寺,意识才苏生,知道自己走了五千里了 。第二句写眼前情事:在这时候,依旧把这又衰老又病弱的躯体拖进泷水的船中,向南赶路 。韩愈给韩湘的诗剖白自己上疏的初衷是“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他这年五十二岁,本不到“衰朽”、“衰病”的时候,但在意想不到的灾难面前,顿觉自己又老又弱了 。这除了让人体会到作者一时产生的迟暮之感以外,还感受到他那忠而获罪、老而无用的深沉感喟 。如果说上两句从情感的层面上展开抒写,那幺第三句则从理智层面上展开 。距离潮阳还有三千里,诗人自然要揣想去处的情况的,但他却冲口冒出“吾能说”,真是未到先知 。“吾能说”三字有丰富的潜台词:我心中一清二楚,我不讳言,我不幻想,我不需要自我安慰等等 。非罪远贬的不平之气、迎接苦难的精神準备、老而弥坚的自信力量、才高而好直言的脾气,全蕴含进这三个字里了 。它振起了全诗,为整个诗篇带来了力量 。在第三句的引发下,末句展示心中想像:那里面临南海,大海的雾气一派阴暗漫,大浪涌起如山,拍打着高高的苍天 。这景象既是迷濛昏暗的,又是雄浑浩大的,正是作者深邃迷茫、昂奋不已的精神气象的写照 。这就是韩愈,一个冒犯天颜、仗义直谏、攘斥佛老、宏扬儒、以孟轲的继承人自居的韩愈 。美国着名美学家乔治·桑塔耶纳指出:“不论真情显得多幺不快,我们还是渴望知道它,也许一半是因为经验对我们证明这种求知的勇气是明达之举,而主要的是因为自觉无知和畏惧比任何可能的骇人的发现还要令人苦恼 。一种原始的本能驱使我们转过眼睛正视一切在们视野的朦胧边界上出现的东西这东西愈是骇人可怕,我们就愈迅速地审视它 。”(《美感》)韩愈对贬所的无畏想像,正显示了他对等待自己的折磨的正眼审视 。全诗从回顾行程、感叹眼前、理念突起、构想未来的顺序,写出心理内容的转换过程 。一、二句低回怅惘,第三句“划然变轩昂”,冰炭充肠,昂奋之音代替了悲凉之调,末句以苍凉雄浑的美意象挽结,呈现出亦悲亦豪的复调美学风格 。过去的诗论家说:“七绝忌用刚笔,刚则不韵”,韩愈却刚笔柔笔并用,收到了良好效果 。韩诗採用高音调、硬线条以打破平滑圆熟诗风的审美追求,在宣洩激昂不平的情绪上,是有表现力的 。名家点评【南宋】杨万里《诚斋诗话》:初学诗者,须学古人好语,或两字,或三字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春风春雨,江北江南,诗家常用 。杜云:“且看欲尽花经眼”;退之云:“海气昏昏水拍天” 。此以四字合三字,入口便成诗句,不至生硬 。要诵诗之多,择字之精,始乎摘用,久而自出肺腑,纵横出没,用亦可,不用亦可 。【清】朱彝尊《批韩诗》:朱彝尊曰:妙处全在“吾能说”三字上(“潮阳未到”句下) 。【清】蒋抱玄《评注韩昌黎诗集》:调高字响,亦悲亦豪 。【唐】皎然《诗式》:此诗愈谪潮州途中所作 。按愈至蓝关示侄孙湘云:“夕贬潮州路八千 。”则至此计自家至戍所,路已过半 。首句言离家已远,二句言仍待进发,“仍将”二字与上“不觉”相对,句法流动 。三句从题后转变,四句发之,如是弥见精神 。凡做诗亦忌十成门面话,以断不能有兴趣也 。此首后半未到潮州,而先说潮州之景,有一字涉门面否?凡行旅间作亦可以隅反 。作者简介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南南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因其常据郡望自称昌黎韩愈,故后世称之为韩昌黎;卒后謚“文”,世称韩文公 。贞元八年(792年)进士及第,先后为节度使推官、监察御史,德宗末因上疏时政之弊而被贬 。唐宪宗时曾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 。元和十四年(819年)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 。穆宗时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 。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在文学上主张文以载道,其散文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 。诗与孟郊并称“韩孟” 。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 。有《昌黎先生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