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类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 蜈蚣草


蕨类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 蜈蚣草

文章插图
蜈蚣草(蕨类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蜈蚣草(学名:Pteris vittata L.,)是凤尾蕨科,凤尾蕨属陆生蕨类植物 。植株高可达150厘米 。根状茎直立,短而粗健,木质,密蓬鬆的黄褐色鳞片 。叶簇生;柄坚硬,深禾秆色至浅褐色,叶片倒披针状长圆形,一回羽状;顶生羽片与侧生羽片同形,互生或有时近对生,中部羽片最长,狭线形,不育的叶缘有微细而均匀的密锯齿,几乎全部羽片均能育 。
广布于中国热带和亚热带,以秦岭南坡为其在中国分布的北方界线 。北起陕西、甘肃东南部及河南西南部,东自浙江,经福建、江西、安徽、湖北、湖南,西达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南到广西、广东及台湾 。生钙质土或石灰岩上 。
【蕨类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 蜈蚣草】该种从不生长在酸性土壤上,为钙质土及石灰岩的指示植物,其生长地土壤的pH为7.0-8.0 。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基本介绍中文学名:蜈蚣草
拉丁学名:Pteris vittata L.
界:植物界
门:蕨类植物门 
纲:蕨纲
目:真蕨目
科:凤尾蕨科
属:凤尾蕨属
种:蜈蚣草
命名者及年代:L.,1753
形态特徵陆生 。植株高(20)30-100(150)厘米 。根状茎直立,短而粗健,粗2-2.5厘米,木质,密蓬鬆的黄褐色鳞片 。
蕨类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 蜈蚣草

文章插图
叶簇生;柄坚硬,长10-30厘米或更长,基部粗3-4毫米,深禾秆色至浅褐色,幼时密被与根状茎上同样的鳞片,以后渐变稀疏;叶片倒披针状长圆形,长20-90厘米或更长,宽5-25厘米或更宽,一回羽状;顶生羽片与侧生羽片同形,侧生羽多数(可达40对),互生或有时近对生,下部羽片较疏离,相距3-4厘米,斜展,无柄,不与叶轴合生,向下羽片逐渐缩短,基部羽片仅为耳形,中部羽片最长,狭线形,长6-15厘米宽5-10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扩大并为浅心脏形,其两侧稍呈耳形,上侧耳片较大并常覆盖叶轴,各羽片间的间隔宽约1-1.5厘米,不育的叶缘有微细而均匀的密锯齿,不为软骨质 。主脉下面隆起并为浅禾秆色,侧脉纤细,密接,斜展,单一或分叉 。叶乾后薄革质,暗绿色,无光泽,无毛;叶轴禾秆色,疏被鳞片 。在成熟的植株上除下部缩短的羽片不育外,几乎全部羽片均能育 。在不同的生境下,形体大小变异很大 。生长环境生钙质土或石灰岩上,达海拔2000米以下,也常生于石隙或墙壁上 。分布範围广布于中国热带和亚热带,以秦岭南坡为其在中国分布的北方界线 。北起陕西(秦岭以南)、甘肃东南部(康县)及河南西南部(卢氏、西峡、内乡、镇平),东自浙江,经福建、江西、安徽、湖北、湖南,西达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南到广西、广东及台湾 。在旧大陆其他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也分布很广 。模式标本采自广东 。栽培技术生根培养:将继代培养基上长出的已经发芽的绿色小球转接到1/8MS+0.2毫克/升NAA培养基上,3周后基本都能生根,因此用低浓度的培养基和NAA诱导生根是可行的 。练苗移栽:移栽的原叶体在潮湿的草炭土上能成活,长出根的幼苗移栽成活率约为90% 。自然播种繁殖:播种于滤纸上,自然萌发培养皿中的滤纸上接种的蜈蚣草孢子在第7天开始萌发,萌发率为95% 。在做萌发率统计试验时,由于孢子萌发较快,可在滤纸上长出大量微生物前完成萌发率统计,因此在滤纸上进行萌发率检验是比较合适的 。播种于草炭土上:蜈蚣草孢子直接播种到草炭土中,并保持湿润,20天左右可以看到原叶体 。自然播种形成的孢子体长势比较健壮,移栽到花盆2个月后统计成活率为96% 。主要价值中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砷的储量占世界範围的70%,矿山开採和冶炼都会造成砷污染 。实验发现,随着蜈蚣草逐渐长大长高,羽叶中的砷浓度也越来越高,繁殖的第二代和刈割后的第二茬蜈蚣草依然保持着很强的砷富集特性,证实其砷富集功能具有明显的遗传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