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的守护7072只斑头雁在长江源头安了家|川流中国·上游行 和谐世界之最( 二 )


辞去铁路工作加入“环保战”
长江正源沱沱河,东支发源于格拉丹东雪山群西南侧姜根迪如冰川,西支源于尕恰迪如岗雪山西侧,经年累月,穿越冰川淌过积雪,于谷地汇聚成河,与109国道在唐古拉山镇相遇 。
进入小镇前,首先要经过的是“长江第一桥”沱沱河大桥 。
站在沱沱河大桥桥头,脚下的沱沱河绵延远方,十年前,吐旦旦巴也曾站在这里,看到沱沱河中漂浮着的塑料瓶(口袋),看到远处草原上垃圾随意堆放 。
餐厅、宾馆、汽修……在他身后,唐古拉山镇街道两旁,入眼几乎是吃住和汽修的店招,四川、甘肃、陕西商人,带着外地风味和特产汇聚于此 。
街上,除了自驾来此的各地游客,更多的是装着各类物资的大型卡车 。他们匆匆而来,停留休憩后匆匆而去 。
穿镇而过的109国道,数以万计的车辆昼夜不停地行驶在路上,随着旅游业的开发和兴盛,越来越多的游客也开始造访高原,各种瓶子、易拉罐和塑料袋被人们跋山涉水带来这里 。
与外界联系增加,当地人的生活方式逐渐改变,各类生活物资满足了牧民生活上的需求,在与现代化生活的碰撞中,草原环境的恶化,也从此刻开始凸显 。
吐旦旦巴祖祖辈辈生活在草原,衣食住行都是来自草原,取自牛羊 。环保、生态这些如今的高频词,在早年,还未出现在他们口中 。
△吐旦旦巴在班德湖
“那个时候,还没环保这个说法,吃的是牛羊肉,衣服是牛皮羊皮,住的也是牛皮帐篷,骨头扔了,坏的牛皮衣服鞋子扔了,很快就会分解、降解,对草原的污染微乎其微 。”吐旦旦巴说,没有产生垃圾,也就没有环保的说法或者想法 。早年,在牧民潜意识中,外界带来的物品,与牛羊皮没有区别,使用完了习惯性扔掉,这也成了草原上垃圾变多的因素之一 。
“当时的交通不发达,出入这里的人也很少,没有现在这么多样的包装袋,唯一的垃圾就是牧民的生活垃圾 。随着青藏铁路修建的开始,各种物资到了这里,垃圾的种类开始变多 。”吐旦旦巴说,因为大家缺乏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手上的垃圾随手就扔,最严重的时候这里的水坑都已经发黑发臭了,路边的全是垃圾,堆得像座山一样 。
在镇上和国道上,随手而丢的垃圾,因为风,给当地环境带来更大隐患 。
“一个塑料袋会在青藏高原的狂风作用下翻山越岭100公里,到达人们想象不到的地方 。”谈及于此,吐旦旦巴心忧不已,游客、司机在草原上面随手一丢之后,垃圾可能会随着风被带到水源处,特别是一些有油渍的、味道鲜香的塑料袋,野生动物和牛羊闻着味道误吃而导致死亡,“我曾经见过一户牧民家,宰杀牛的时候,胃里头全是各种垃圾袋 。”
从最早山色与湖水交错的大美之地,到越来越多的垃圾飞扬在碧蓝天空之下,水资源被污染,作为原住民,吐旦旦巴见证了家乡几十年生态环境的变化,在与现代生活的这场“环境保护战”中,他成为最早响应的一批人 。
2011年,他辞去了青藏铁路的工作,加入长江源保护站,参加到生态环境保护的事业中来 。
揭秘“垃圾调查”
赛马会成理念传播机会
在长江源保护站,住着一群“捡垃圾”的人 。他们中,有绿色江河的员工,更多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 。
提起高原上“捡垃圾”,吐旦旦巴和同事志愿者们,更愿意用“垃圾调查”称呼自己分拣垃圾和记录垃圾类别数据的工作 。自2003年起,“绿色江河”就沿着青藏公路对高原垃圾的分布和污染情况展开调查 。
绿色江河在多年的长江源区垃圾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了“垃圾换食品”计划 。牧民可以将分散在牧区的垃圾,特别是不可降解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收集起来,带到保护站,即可交换相应数量的食品和生活用品,如大米、饮料、食用油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