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化学研究机构

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化学研究机构【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化学研究机构】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化学研究机构包括煤炭研究所、生物化学研究所、 弗里茨·哈伯研究所 、 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 、格麦林无机化学与边缘学科研究所 、高分子研究所、辐射化学研究所 等8个化学研究所
基本介绍中文名: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化学研究机构
外文名:the chemical institutes of the Max-Planck Society
前身:威廉皇家煤炭研究所
创立时间:1912年
正文联邦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设8个化学研究所 。煤炭研究所 前身为威廉皇家煤炭研究所,1912年建立于鲁尔区的米尔海姆 。现有职工约 250人,其中科学家近50名;另有客座研究人员和奖学金获得者约50名 。早期的重大研究成果是F.费歇尔于30年代提出的由煤的裂解产物一氧化碳和氢合成烃类的费-托合成法,採用钴或铁催化剂(见金属催化作用) 。该法在1934年工业化 。1943年K.齐格勒开闢了金属有机化学的研究领域,建立了齐格勒金属有机催化体系(见齐格勒-纳塔催化剂),使以烯烃为原料的塑胶工业发生一场革命 。此后,该所一直将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研究作为主要领域 。其突出成就为将高活性的金属有机催化剂发展成含硼、铝、钛、钴、镍等过渡金属的有机均相催化体系,对于高分子合成具有重大意义 。该所的其他研究领域有: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电化学、有机硼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套用、煤化学和超临界萃取技术等 。生物化学研究所 新的生物化学研究所于1973年 3月建于慕尼黑附近 。它是由原生物化学研究所(1912年建于柏林达累姆)、蛋白质和皮革研究所(1918年建于德勒斯登)和细胞化学研究所(1954年建于慕尼黑) 3个研究所合併而成 。它是该学会的生物科学研究中心 。共有11个独立的研究室和4个研究组 。现有职工400多人,其中科学家90余名;另有客座研究人员和奖学金获得者150余名 。该所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蛋白质和核酸,研究其结构和性能,以及在生物体中的形成过程 。化学研究所 又称奥托·哈恩研究所 。1911年建于柏林,1947年迁至美因茨 。以其第一任所长的姓名命名 。该所现有3个研究室和一个研究组 。共有职工150余人,其中科学家约40名;另有客座研究人员和奖学金获得者40余名 。该所的研究工作主要针对大气、地球和宇宙化学中的问题(研究对象包括空气、陨石和月球岩石中的痕量物质),以及原子核间交换作用和核辐射的吸收、控制问题 。主要研究方法是对微量物质进行物理化学分析和使用电脑程式计算它们的同位素丰度等 。弗里茨·哈伯研究所 1911年建于柏林 。以其第一任所长的姓名命名 。前身为威廉皇家物理化学与电化学研究所 。该所至今还保留着这两个研究领域 。为了扩大研究领域,又增加了表面物理和电子显微镜两个学科 。该所现有5个研究室 。职工250余人,其中科学家60余名;另有客座研究人员和奖学金获得者80余名 。所长由所长委员会成员轮流担任 。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 又称卡尔·弗里德里希·邦赫费尔研究所 。1971年建于哥廷根 。其前身是物理化学研究所和光谱研究所 。它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所 。该所现有职工360余人,其中科学家90余名;另有客座研究人员和奖学金获得者 150余名 。所长由12名教授(组成所长委员会)轮流担任 。该所一直保持将物理方法套用于生物研究的特色 。它的研究工作已远超出传统的学科领域 。新开闢的领域有:生物化学、神经生物学、神经化学、膜的生物物理学等 。其研究工作的中心是生物和化学过程的动态研究,其中包括神经系统和酶系统的研究,对于生命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格麦林无机化学与边缘学科研究所 原属德国化学会,1949年改属马克斯·普朗克学会 。现所址在法兰克福 。该所的主要任务就是编辑出版《格麦林无机化学手册》,至今已出版470多册,1982年开始改用英文出版 。该所现有职工210余人,其中科学家(编辑)70余名;另聘请外国科学家(编辑)约140名 。高分子研究所 1983年成立于美因茨 。该所计画到1988年职工约达100人,其中科学家占1/3 。该所的主要研究领域为: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近代物理、高分子体系理论等4个方面 。主要进行基础研究,并通过和工业部门共同研究,提出其实际用途 。辐射化学研究所 该所是煤炭研究所的一部分,1958年成立于米尔海姆 。现有职工170人,其中科学家 33名;另有客座研究人员约50名 。该所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有机物和无机物的辐射效应,例如生物活性物质的紫外线和γ射线等效应 。研究重点是 DNA的辐射化学 。重要研究成果有:确定了许多新的辐射化学和光化学合成反应;通过对受激分子和短寿命中间产物的研究,提出可阐明化学反应的量子理论模型等 。(见彩图)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化学研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