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池上

雨后池上【雨后池上】《雨后池上》是北宋史学家刘攽创作的七言绝句 。诗的第 一、二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 , 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 。此诗既写出了静态 , 又写出了动态 , 以静显动 , 又以动衬静 , 动静结合 , 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
基本介绍作品名称:《雨后池上》
创作年代:宋代
作品出处:《彭城集》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作者:刘攽
作品原文雨后池上1一雨池塘2水面平 , 淡磨3明镜4照檐楹5 。东风忽起垂杨舞6 , 更作7荷心8万点声 。注释译文词句注释1、池上:池塘 。2、一雨池塘:一处雨后池塘 。3、淡磨:恬静安适 。淡 , 安静 。4、明镜:如同明镜 。5、檐楹:这里指房屋 。檐 , 房檐 。楹 , 房屋前面的柱子 。6、舞:飘动 。7、更作:化作 。8、荷心:荷花 。白话译文一场大雨过后池塘里涨满了水 , 非常平静 , 好像蘸水轻轻磨光的镜子照映着岸边房屋的倒影 。东风忽然吹起 , 下垂的柳条袅娜起舞 , 柳枝上的水珠撇向荷叶中间 , 不断发出声响 。作品鉴赏诗的第一句 , 是借时间来写景的 。“一雨”二字 , 是统率全诗的关键 。因为以下三句所写的自然景象 。都因这“一雨”才得以出现的 。第二句 , 是借空间写景 。这一句所描绘的内容是对第一句中“水面平”的延展和补充 。因为“平”只能状其形而不能显其色 。所以续以“淡磨”、“明镜” , 就把池面清亮之色渲染出来了 。至于“照” , 则是在静中求动的点睛之墨 , 它使池上的安详平静中暗含了动意 , 其作用不只是为了使写法上有所变化 , 更是为了让人对下两句所写的风起荷响的动景有精神上的準备 。另外 , 从意境的创造上来说 , 它还有这样的作用:随着“照”字而出现的池面上的“檐楹”的倒影 , 无疑扩大了“雨后池上”的空间範围 , 因为“檐楹”自然是在池面之外的 。当然 , 这里对池岸上的檐楹的描写是虚写 。可是 , 这一笔虚写却为下面的池面之外的另一景物——垂杨的实写作了铺垫 , 使它的出现不显突兀 , 且使“雨后池上”这一标题所规定的空间範围 , 不仅限于池面之上 , 而是包括池岸之上了 。以上二句 , 是对雨后的池上静景的描绘 , 用语质朴自然 , 结构绵密 。三四两句 , 描绘的是一时平静之后的动景 。“更作荷心万点声”一句 , 是全诗的精华 , 它使全诗的意境升华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高度 。风吹树摇、积雨落入荷心 , 其实这正是不久前的“一雨”的余响 。诗人正是由于动情于这一阵余响 , 才提笔写下这首诗的 。那末 , 这阵余响之所令人动情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呢 。不管诗人是有意还是无意 , 由于他从现实自然的景观出发 , 客观上却反映了自然界自身的运动规律:静总是暂时的、相对的 , 不静则是永恆的 。如果从美学的角度看 , 人们在这首诗中所获得的美感享受 , 最大的既不是诗人对雨后池上的自然物色彩的描写 , 也不是在于诗对自然物的形态(包括静态的和动态的)描写 , 而是在于诗对自然景物由动到静 , 由静到动 , 这二者相互转换的关係上 , 人们看到了自然界自身律动的美 。或者说 , 它表现的不是静止的绘画的美 , 而是流动的音乐的美 。正是这种美 , 使人们感到自然界的亲切 , 又正是这种亲切感 , 使物境和人们的心境和谐起来 , 交融起来 。这就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作者简介刘攽(1023—1089) , 北宋大臣 。字贡父 , 号公非 , 宋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市)人 。庆曆六年(1046年) , 与其兄刘敞同时考中进士 , 先是做了二十多年的州县地方官 , 后升为国子监直讲 , 迁馆阁校勘 。熙宁初因反对新法出为地方官 。坐任京东转运使时职事废弛 , 贬监衡州盐仓 。元祐时起为中书舍人 。刘攽是北宋着名史学家 , 曾协助司马光修《资治通鉴》 , 负责该书的汉代部分 。他独立完成的《东汉刊误》一书 , 尤为时人所称道 。另有《彭城集》、《中山诗话》传世 。为人不修边幅 , 喜欢开玩笑 , 并因此得罪了一些人 , 终不能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