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法源寺 法源寺


北京市西城区法源寺 法源寺

文章插图
法源寺(北京市西城区法源寺)法源寺位于北京宣武门外教子胡同南端东侧,建于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是北京最古老的名剎,唐时为悯忠寺,清雍正时重修并改为今名,1956年在寺内成立中国佛学院、1980年又于寺内建立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是中国佛教协会所属的宗教类博物馆 。
【北京市西城区法源寺 法源寺】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汉族地区佛教中国重点寺院 。2001年6月25日,法源寺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法源寺
地理位置:北京市西城区
气候类型:北温带季风气候
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
始建时间: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
所属国家:中国
所属城市:北京市
门票价格:5元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历史沿革据《元一统志》记载,法源寺始建于唐朝,初名“悯忠寺” 。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李世民为哀悼北征辽东的阵亡将士,诏令在此立寺纪念,但未能如愿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才完成工程,赐名“悯忠寺” 。安史之乱时,一度改称“顺天寺”,平乱后恢复 “悯忠寺”名称 。唐末景福年间(892-893年),幽州卢龙军节度使李匡威重加修整,并赠建“悯忠阁” 。阁甚雄伟,有“悯忠高阁,去天一握”之赞语 。辽清宁三年(1057年),幽州大地震时,悯忠寺被毁 。辽鹹雍六年(1070年)奉诏修复后又改称“大悯忠寺”,从而形成今天的规模和格局 。明朝正统二年 (1437年),寺僧相瑢法师募资进行了修葺,易名为“崇福寺” 。雍正十二年(1734年),该寺被定为律宗寺庙,传授戒法,并正式改为“法源寺” 。1949年以后,这座千年古剎得到政府保护,多次拨款堆修 。1956年,中国佛学院在这里成立 。1963年,亚洲11个国家和地区的佛教徒会议也在这里召开 。1980年,创办了“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使之成为佛教文化和佛学研究的中心之一 。法源寺建筑结构法源寺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建筑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採用中轴对称格局,由南至北依次有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悯忠台、净业堂、无量殿、大悲坛、藏经阁、大遍觉堂、东西廊庑等,共七进六院,布局严正,宽阔庞大,是北京城内历史最为悠久的古寺庙建筑群 。
北京市西城区法源寺 法源寺

文章插图
大雄宝殿正中供奉着“华严三圣”,既毗卢遮那佛、文殊和普贤菩萨像,为明代製作,木胎贴金罩漆 。正中的毗卢遮那佛端坐在须弥座上,像高2米,后有光环,通高3.97米 。文殊、普贤分立两旁,像高2.14米 。这三尊塑像,妙像庄严,雕制精美,在明代塑像中堪称上乘 。大殿两侧为十八罗汉坐像,像高约1.35米,木胎贴金,为清朝製品 。大殿中迤南两清石柱础,作卷叶莲瓣,估计是唐初建寺时原物,它的花纹与庙中佚失的唐天元十四年(726年)石幢的花纹相近 。悯忠台一名“念佛台”,又称“观音殿” 。台基高一米多,周围设以砖栏,殿堂建于台上 。此殿结构独特,外墙以十二柱为架,室内以十二柱支撑式样与故宫御花园万春亭相同 。这里保存着法源寺的历代石刻、经幢等,以唐《无垢净光宝塔颂》、《悯忠寺藏舍利记》、《承进为蔍福禅师造陀罗尼经幢》(应历七年,957年),辽代的《燕京大悯忠寺菩萨地宫舍利函记》最为珍贵 。殿外山墙还嵌有清代翁方网複製的唐“云麾将军碑”残柱基,另有《法源八咏》及《心经》等碑刻,是研究佛学和法源寺历史的重要资料 。净业堂前有一巨大石钵,双层石座,周围雕海水花纹和山龙、海马及八宝等形象,雕刻极为精美,几可与北海团城的渎山大玉海媲美 。净业堂内供奉一尊明代铜製巨像毗卢佛像,高及屋顶(4.58米),共三层,下层为千叶莲瓣巨座,每一瓣上镂一佛像;中层为四方佛向东、西、南、北;最上层为毗卢佛 。法源寺西南角原有无垢净光宝塔 。塔建于唐至德二年(757年),砖结构,高3.3米左右 。景点景观华严三圣大雄宝殿正中供奉的是“华严三圣”,即毗卢遮那佛、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像,均为明代所造,木胎、贴金罩漆 。正中的毗卢遮那佛端坐在须弥座上,像高2米,脑后背光,连座通高3.97米 。文殊、普贤分立两旁,像高2.14米 。这三尊塑像,雕刻工艺精湛,相貌庄严,在明代同时期的塑像中是上乘之作 。大雄宝殿两侧是十八罗汉坐像,像高约1.35米,木胎、贴金,这是清朝时造像 。在大雄宝殿中,沿南面有两个石柱的柱基,开关为卷叶莲瓣,从花纹上判断,应是唐初建寺时的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