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偷情顺治出家这些皇家丑闻谁最雷人

历朝历代的皇家子弟及后宫妃子都传有几段风流韵事,不乏几段被后人津津乐道的趣事,甚至还有至今提起仍旧觉得雷人的事变,下面就为大家揭秘清朝几段雷人趣事 。清朝入关后,各地反清斗争强烈,明朝的追随者和江湖上的各种势力打出“反清复明”的口号,严重危及到了清朝的统治,清朝于是下大力气剿反对势力,采取“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政策,最终稳固了朝廷的统治 。
网络配图
之后的统治者学习汉族文化,整顿社会经济,与民休养生息,很快就恢复了繁荣发展的社会秩序,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由于皇帝的励精图治,更是出现了康乾盛世的局面,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也出现了最后一个兴盛期 。然而清朝前期的四桩疑案却一直流传到今天,给康乾盛世蒙上了一层抹不去的阴影 。
第一件疑案是孝庄皇后下嫁摄政王多尔衮 。孝庄皇后名布木布泰,姓博尔济吉特,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的第二个女儿,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 。她天生丽质,聪明灵敏,临事处置沉静果断,被皇太极立为贵妃,是清世祖顺治的生母 。而多尔衮是皇太极的弟弟,在清*入关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民间传说皇太极*后,多尔衮由于劳苦功高,地位显赫,便与豪格展开了争夺皇位的斗争,二人僵持不下,多尔衮便推出福临做皇帝,自己当起了摄政王,实际上统揽大权,清世祖福临成为他的傀儡 。孝庄太后怕多尔衮废掉福临,便牺牲了自己的名节,忍受屈辱嫁给了多尔衮 。那么这种传说的真实性有多大呢?《清史稿》、《清实录》等正史都没有这方面的记载,多尔衮公开以皇上父亲的身份自居,但在史书记载中,清世祖对多尔衮的称呼一开始是“叔父摄政王”,后来却变为“皇父摄政王” 。
民间传说太后下嫁,大多根据于此,事实上也只有皇帝的母亲改嫁了,才有可能产生皇父的称号,这种称号的变化,也说明了孝庄皇后与多尔衮婚姻由隐秘到公开的过程 。不仅如此,与多尔衮同时的诗人张煌言,曾作过一首诗:“上寿称为合卺樽,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说的就是孝庄下嫁这件事 。在《清实录》、《东华录》等书籍文册中,写到多尔衮的地方多加上“皇叔父”或“皇父”字样,说明当时多尔衮与孝庄太后的关系的确不同一般 。由此可见,孝庄太后与多尔衮未必举行过婚礼仪式,但存在夫妻关系当是事实,而正史中不肯正面记载,是因为弟娶兄嫂的事情实在是有悖教化、不合伦理的 。
网络配图
第二件疑案是关于顺治出家 。传说顺治皇帝在爱妃董鄂妃**后郁郁寡欢,无心理政,无论朝廷大臣和孝庄皇后如何劝阻,他都不听,最终在五台山出家 。这种传说的依据一是顺治皇帝宠爱董鄂妃,孝庄皇后为他找的两个贵妃先后被她废掉,而独专心于董鄂妃 。在董鄂妃*后,顺治五天不上朝,下诏追封她为皇后;二是顺治信奉佛法,经常召见各地名僧入宫做法事,共谈佛理,并曾三番五次的到寺庙听经 。百正史中关于顺治之*的记载又语焉不详,从而产生了出家之说 。
事实上,顺治好佛的确是事实,这在《清史稿》中有明确记载,他曾亲自召见有名望的僧人入宫谈佛法,并“愿老和尚勿以天子视朕,当如门弟子旅庵相待”等等 。在董鄂妃*后,他也的确悲痛欲绝、万念俱灰,产生了想遁入空门的念头 。但据历史记载,他仅仅是叫他最宠任的内监吴良辅去悯忠寺(今北京法源寺)削发,本人也曾亲自去那里观看,自己却并没有出家 。至于他的*,顺治的近臣王熙在《王文靖集·自撰年谱》中曾这样写道:“奉召入养心殿,谕:朕患痘,势将不起 。”张宸也曾在《青王周集》亦称:“传谕民间毋炒豆,毋燃灯,毋泼水,始知上疾为出痘 。”就是说顺治当时得了出痘*,并下令民间不许炒豆、点火、泼水等,而出痘在当时是无法治疗的疾*,可见顺治应当是**而不是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