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名将王忠嗣:一个比安禄山更厉害的节度使( 二 )


王忠嗣因系列边功,越来越得玄宗皇帝赏识,因此加*进爵,也是频繁 。到了天宝四年,王忠嗣加摄御史大夫,兼河东节度使 。同年五月,进封清源县公 。
但王忠嗣确为忠臣,素无谋反之心,更非飞扬跋扈、残暴凶劣之帅,他勤于为政,爱惜士兵,替大唐帝国的边境安宁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
在兼任朔方、河东两镇节度使期间,王忠嗣掌管的地盘从朔方至云中,边境长度达数千里 。为了加强防御,王忠嗣在要害地方都设置了城堡 。有的地方以前唐*筑有旧城,王忠嗣便派人修复旧城继续使用 。有的地方地势险要,若无旧城,王忠嗣便派人据险修建新城 。
坚固的城防连绵不断,便相当于万里长城 。但这种万里长城施工量小,作用大,因此更适合推广 。这种做法不但能够达到*事目的,并且从劳动量上较少,防止士兵过于劳累,又节约政府财政,因此王忠嗣得到上下一致好评 。士兵们都特别拥护这位有勇有谋的将帅 。
从另一个角度看,王忠嗣修筑城防,不但改变了过去无处可守,庞大的唐*与灵活的游牧*队打游击,屡屡失败的的窘境,加强了边疆防务,而且还为大唐帝国向外开拓了边境领土达数百里 。广漠平原上,兀自耸立着一座座坚固的城堡,那些勇悍的游牧民族,至此也是忌惮几分,不敢轻易*扰大唐帝国,从此,边境战事愈是稀少 。
西元746年,大唐天宝五年,正是天寒地冻的一月 。曾经诬陷过王忠嗣的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陷入了人生的低谷,遭到宰相李林甫陷害(太子李亨亦险遭陷害,此事后面有详细叙述),被剥夺节度使之职 。唐玄宗思前想后,决定不新任人才,而是用立了大功的王忠嗣继任其职 。到此为止,王忠嗣身兼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 。一人佩四将之印,掌控万里边疆,手握天下劲兵重镇,不可谓不令人惊奇 。这在大唐帝国的历史上,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时四镇兵力总共有26万7700人,对王忠嗣而言,可真是拥兵天下了!可叹的是,玄宗皇帝竟也糊涂,把天下安危,全托付在王忠嗣一人身上!所幸王忠嗣是忠臣,否则,天下之祸,也许早已发生 。
成为四镇节度使,对王忠嗣而言,确也有一些好处 。一个最直接的后果是,王忠嗣可以更加熟悉各镇实力,相互调剂,达到兵力的平衡 。
王忠嗣到陇右、河西之后,见两镇骑兵不强,战马尤少,因此奏请玄宗皇帝,调集朔方、河东两镇战马共计九千匹,用来充实河西、陇右两镇*事实力 。从此,这两镇的兵马也强大起来 。
当时王忠嗣虽然打败过吐蕃人多次,但吐蕃实力依然存在,时而*扰边境 。王忠嗣见四镇实力都强大起来,于是上表玄宗,决定对吐蕃用兵 。玄宗自然慷慨应允 。
王忠嗣得令,乃集中优势兵力,连续与吐蕃*大战于青海(今青海湖)、积石(今青海阿尼玛卿山)等地,大破吐蕃* 。随后又与臣附于吐蕃的吐谷浑在墨离*(治晋昌,今甘肃安西东南锁阳城)大战,打败吐谷浑,俘虏其全部人马 。
王忠嗣之所以为良将,还有一个原因在于,他是个知人善用的统帅!在他手握重权之时,他并非沉醉于重权的光环之中,而是深有远见卓识,为大唐帝国大力培养、发掘后备人才 。
王忠嗣兼任河西节度使后,听说自己所在的地区有一能人,此人能读《左氏春秋》、《汉书》,通晓大义,为人仗义疏财,颇得其下士兵拥戴 。王忠嗣一听有此等人物,异常兴奋,立马派人寻访 。
那能人是谁?便是哥舒翰!自从长安受挫以后,哥舒翰奋发图强,习武练兵,夜读《春秋》、《汉书》,有时读到忠烈豪杰之士,竟是击节赞赏,若读到其被诬陷受害,则是号啕大哭,捶胸顿足 。读史如饮酒,皆能让人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