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魏延被斩的原因是如诸葛亮预言的叛变吗?

喜欢《三国演艺》的读者估计对于诸葛亮预判魏延日后必反的情节记忆犹新 , 话说 , 在赤壁之战之后 , 刘备凭借在荆州数年的经营 , 按照白眉贤士马良的建议 , 开始南征荆州武陵、零陵、桂阳和长沙四郡 , 用以广积钱粮 , 为日后霸业奠定基础 。然而就在长沙郡收降魏延和黄忠之后 , 诸葛亮曾不由分说便把魏延在众人面前五花大绑 , 弄得包括刘备在内的众人甚是不解 , 日后的蜀汉丞相说魏延生有反骨 , 欲诛魏延以除后患 , 还好在众人劝说之下魏延得以躲过一劫!且不说这个事情是否真实存在 , 至少是给后期那个“魏延谋反”的案子定下了基调 。
那么究竟魏延是否真的谋反了?又是谁了魏延这个蜀汉名将?
接下来让我们回顾一下事情的经过:公元223年 , 刘备兴兵伐吴为关羽张飞复仇 , 却不料被东吴大都督陆逊火烧连营 , 致使大败 , 不久在白帝城永安宫便走完了自己63岁的人生 。此后 , 蜀将魏延在大小战役中立下不少战功 , 也成长为蜀汉阵营中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将* , 却在诸葛亮*后“谋反了”!
公元234年 , 蜀汉丞相诸葛亮第五次兴兵伐魏 , 却因多年积劳成疾 , 于这一年秋天*逝于五丈原*中 。据《三国志·魏廷传》记载 , 诸葛亮在临终前召集杨仪、姜维、费祎等人召开会议 , 部署自己*后的*队战略方案 , 根据他的安排 , 自己*后 , 大*须有序撤回蜀国 , 并命令魏延负责断后 , 以保存蜀汉有生战斗力量 。

在《三国演义》中 , 蜀汉丞相诸葛亮*逝之后 , 魏延得知了会议安排 , 却不愿轻易放弃北伐大业 , 还发了不少牢* , 此时杨仪已经遵照诸葛亮遗命开始撤* , 魏延一怒之下便抢在杨仪前面 , 并在撤退过程中烧毁栈道 , 阻拦杨仪领兵撤退 , 结果两人积怨爆发 , 分别上书指责对方谋反 , 同时接到两封奏书的刘禅在咨询董允、蒋琬之后判断是魏延谋反 , 于是命令蒋琬领兵北上阻击魏延 , 结果在南谷口魏延被杨仪和蒋琬堵截 , 魏延也被蜀汉名将马岱斩 。就这样魏延谋反似乎也是被坐实了 。

著名学者易中天先生认为魏延谋反缺乏证据与有违逻辑 。一方面 , *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 他魏延哪来的胆子敢擅自行动?而且退一万步讲 , 即使要谋反干嘛要烧断栈道阻拦杨仪 , 这样岂不是给自己制造嫌疑么?另一方面 , 从当时的局势看 , 魏延真要谋反只有投诚曹魏 , 如果是这样 , 他干嘛还要领兵南下回蜀国?再说 , 他就算不投降曹魏 , 以自己当时的声望、地位和功劳 , 诛了杨仪 , 自己绝对就是诸葛亮的接班人 , 继续统兵北伐也不是不可能 。可是刚刚的假设一个也没发生(当然历史是不容假设的) , 这从侧面不难看出 , 所谓的魏延谋反案并不存在 , 而这一切源自蜀汉内部人员自己的矛盾 , 杨仪和魏延的矛盾 。

后来事实也证明 , 杨仪并没有被加*进爵 , 继承诸葛亮位置的是比他资历还浅的蒋琬 , 于是杨仪颇有微辞 , 最终因为诽谤朝廷而自身亡 。